不規則月海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靜海中的一個不規則月海斑。注意,圖像可能顯示深度倒置;右上角的大圓狀體是一座隕石坑,中間的大圓狀體是一座月丘

不規則月海斑(irregular mare patch)也被簡稱為IMP,是一光滑、圓狀、略為隆起的區域,一般約寬500米,多形成於月海[1]

發現

由於它們的尺寸小,從地球上難以觀測到。第個被發現的不規則月海斑-艾娜月坑,是在1971年經分析阿波羅15號拍攝的照片後才發現[2],更多的是由2009年發射的月球勘測軌道器所發現,它找到約70多座不規則月海斑。

起源

不規則月海斑的起源現在仍不確定。撞擊坑計數-通過計算所坐落隕石坑的數量來指示某一區域的年齡,表明這些地區的地質年齡可能只有數千萬年。 據月球勘測軌道器團隊推測,由於其光譜類似其他的熔岩流,它們可能是小規模的火山熔岩流[3]。然而,其他分析人員對此持有異議並指出,有許多獨立的斑塊,而不是單獨一個大斑塊,這將需要眾多小規模的噴發。在月球其它有熔岩的噴發中,也沒有看到有流動的跡象。更重要的是,火山活動的假說與當前的月球地質理論不相符。在當時情況下,月球早已冷卻,並且約在10億年前就已凝固,不可能再有進一步的地質作用[1]

地質意義

如果這些特徵都是起源於火山,這將「會讓地質學家改寫有關月球的教科書」[3]。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月的較小的尺寸意味着,它的地幔大約應在1億年前之後就完全凝固了,這一理論也得到了地震數據的支持。這將會阻止所有來自月球內部的進一步的地質活動[4]。然而,一次最近的(地質條件)的噴發表明,可能是由於月球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所釋放熱量的緣故,月球的冷卻可能比想像的要慢得多[5]

另請參閱

參考方面

  1. ^ 1.0 1.1 Wood, Charles. "Strange Little IMPs." Sky and Telescope, February 2015 issue.
  2. ^ Whitaker, E.A. An unusual mare feature. Apollo 15 Preliminary Science Report (NASA Special Publication 289) (PDF). 1972: 25–84—25–85 [2016-04-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1-02). 
  3. ^ 3.0 3.1 Brown, Dwayne. Nasa mission finds widespread evidence of young lunar volcanism. www.nasa.gov/press/2014/october/. www.nasa.gov. 12 October 2014 [3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3). 
  4. ^ Freudenrich, Craig.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oon. http://science.howstuffworks.com/. howstuffworks.com. 6 March 2008 [3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5. ^ Robinson, Mark. New Evidence For Young Lunar Volcanism. http://lroc.sese.asu.edu/posts/. http://lroc.sese.asu.edu/. 12 October 2014 [4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0月28日).  外部連結存在於|website=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