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白宮直升機事件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4年白宮直升機事件
與涉事機同型號的美國陸軍UH-1直升機
事件概要
日期1974年2月17日
摘要被盜直升機
地點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白宮
38°53′48″N 77°02′11″W / 38.896665°N 77.036484°W / 38.896665; -77.036484座標38°53′48″N 77°02′11″W / 38.896665°N 77.036484°W / 38.896665; -77.036484
飛機概要
機型UH-1直升機
營運者美國陸軍
註冊編號62-1920
起飛地馬里蘭州米德堡
機組人員1
受傷1

1974年2月17日,美國陸軍一等兵羅伯特·普雷斯頓開着偷來的UH-1直升機馬里蘭州蒂普頓機場起飛,最終在白宮南草坪降落,這起重大安全事故史稱1974年白宮直升機事件。普雷斯頓加入陸軍並成為直升機飛行員,但未能完成駕駛訓練課程,失去當准尉飛行員的機會。入伍後他必須服役滿四年才能退役,只能在米德堡擔任直升機修理工。普雷斯頓自認受不公正待遇,聲稱盜取直升機只為證明能勝任飛行員職位。

事發當日,正值休假的普雷斯頓午夜過後不久回到米德堡南面蒂普頓機場,這裡停有三十架加好油且可以起飛的直升機。他駕駛其一起飛而且未開啟防撞燈,也沒按要求發出無線電呼叫,此舉驚動馬里蘭州州警。普雷斯頓駕駛飛機朝西南方向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飛去,在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附近徘徊並飛過白宮南草坪上空。接下來他飛回米德堡,身後有兩架貝爾206警用直升機和多輛警車追蹤。飛入馬里蘭州上空後,普雷斯頓又轉向飛回特區並進入白宮範圍,特勤局隨即開槍,他受輕傷後在南草坪降落並很快被捕。

進入軍事法庭受審後,普雷斯頓同控方達成控辯交易,對非法挪用和破壞和平罪名認罪,法庭判決他入獄一年並罰款2,400美元。此時他已受到半年監禁,所以只需再服刑六個月,但刑期未滿便被陸軍安排退役。普雷斯頓之後遷居華盛頓州,婚後育有二女,於2009年因癌症去世。

背景

1953年,羅伯特·肯尼斯·普雷斯頓(Robert Kenneth Preston)在佛羅里達州巴拿馬城出生。他一直嚮往軍旅生涯,就讀盧瑟福高中時就獲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團錄取。普雷斯頓取得單引擎固定翼飛機私人飛行員執照,並在灣岸社區學院進修航空管理課程,希望能作為直升機駕駛員奔赴越南。1972年加入美國陸軍後,他在德克薩斯州沃爾特斯堡Fort Wolters)駕駛休斯TH-55教練機受訓,期望當上直升機飛機員,但最終因「儀器方面表現不足」未能通過技術培訓,失去晉升准尉駕駛員的機會。美國此時正從越南撤軍,合格直升機飛機員過剩,這兩項客觀因素也可能導致普雷斯頓不能晉升。此時他尚未服完四年兵役,所以被派到馬里蘭州米德堡當直升機修理工。[1]事發時普雷斯頓是一等兵,年僅20歲,據上級軍官描述,他平常表現「正常、安靜」,智商高於平均水平[2]

事發經過

普雷斯頓從機場(右上)飛往首都(左下)的飛行路線,綠色方框內是禁飛區

1974年2月17日午夜剛過,因戀情失利且軍旅生涯前景暗淡導致心情低落的普雷斯頓離開一間帶有舞廳的餐館,返回米德堡南面的蒂普頓機場(美國陸軍機場),這裡停有30架已加好油,隨時可以起飛的UH-1直升機。據當事人事後回憶:「我想要飛起來掌握主控權」,「我熱愛飛行,這能讓我心裡好受些。」現場沒有警衛,他把車停在機場並鑽進序列號62-1920的直升機,開始起飛前的各項檢查。不久,他就駕駛直升機起飛,而且既未打開防撞燈,也沒有發出例行無線電呼叫。機場控制塔的調度員發現直升機被盜,於是向馬里蘭州州警發出警報。[2]

普雷斯頓從之前去過的餐館上空飛過,然後在附近一處機場短暫着陸,事發後辦案人員在這裡找到他的帽子。接下來普雷斯頓決定沿巴爾的摩–華盛頓大道英語Baltimore–Washington Parkway上的燈光飛行,前往西南方面約32公里外的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特區警察率先發現在美國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之間徘徊的直升機,首都特區有嚴格的禁飛規定,但此時還沒有配備強大火力應對違規情況,首都及周邊是在九一一襲擊事件後才開始配備地對空導彈。普雷斯頓在華盛頓紀念碑周圍徘徊五到六分鐘,直升機距地面一度只有幾英尺,然後飛過國會大廈,並沿賓夕法尼亞大道飛向白宮[1][3]雖然此時美國特勤局的政策是可以向侵入領空者開火,但對具體時機語焉不詳,特別是在有可能傷及旁人的情況下。普雷斯頓在白宮南草坪上徘徊,其間一度着陸,白宮行政辦公室控制中心值班軍官亨利·庫爾巴斯基(Henry S. Kulbaski)打電話請示上級但沒有接通。直升機再度起飛並離開後,庫爾巴斯基指示手下特工,如果飛機再飛回來就將其擊落。[2]

凌晨0點56分,華盛頓國家機場調度員發現雷達上出現不明亮點,並在意識到這很可能就是被盜直升機後通知警方。普雷斯頓開始離開首都禁飛區,朝馬里蘭州境內的米德堡飛去,後面有一架馬里蘭州州警的貝爾47直升機追蹤,但因速度太慢無法追及。[3]不久,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探測到被盜直升機,兩架馬里蘭州州警貝爾206直升機受命攔截[3]。普雷斯頓轉向東北,除兩架直升機外還有多輛警車加入追蹤。在此期間,被盜直升機從一輛警車上方僅數英寸空中飛過,警車因此撞車。在某快餐店上空短暫徘徊後,普雷斯頓又沿巴爾的摩–華盛頓大道飛回首都,打算向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本人投降。面對普雷斯頓的「現代纏鬥戰術」(追蹤直升機飛機員語),其中一架直升機被迫逃走。[2]此時身後僅有一架直升機追蹤,普雷斯頓的飛行速度不斷變化,最快時達到每小時220公里,最慢時僅有每小時110公里,飛行高度最低時距路面汽車只有數英寸[2]

普雷斯頓最終把直升機降落在白宮南草坪(圖)上

凌晨兩點,被盜直升機再度飛至白宮草坪上空,螺旋槳的大風幾乎把周圍的鋼質柵欄吹飛[4]。據當時仍在追蹤的直升機飛機員稱,普雷斯頓當時的飛行高度很低,「幾乎能從正門開進去」。這時被盜直升機被泛光燈照亮,特勤局特工以自動武器散彈槍開火。普雷斯頓左腳中槍,直升機倒向一邊,但他很快就控制住飛機並最終停在南草坪上,位置離白宮只有91米。[1][3][5][6][7]

特勤局共打出約300發子彈,但僅有五發命中普雷斯頓,而且都是皮肉傷。普雷斯頓步出直升機後跑向白宮,但很快就被特工撲倒在地。之後他被戴上手銬送往沃爾特·里德陸軍醫療中心診治,據稱到達時面帶微笑,還會「哈哈大笑」。[2]總統夫婦事發時都不在白宮,尼克松此時正在佛羅里達州,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則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看望生病的女兒朱莉[8]

影響

被盜直升機事發當天成為遊客關注焦點。經陸軍人員評估,機上雖有大量彈孔,但依然可以飛行,當天正午前不久就當着眾多大型電視台記者和攝像機的面飛走。調查人員還拍下大量照片,接下來飛機經修復繼續服役,後送到賓夕法尼亞州蒙哥馬利縣境內的威洛格羅夫海軍航空站聯合儲備基地Naval Air Station Joint Reserve Base Willow Grove)展出。[2]

事件發生五天後(7月22日),塞繆爾·拜克Samuel Byck)攜帶.22口徑左輪手槍和汽油彈試圖劫機。拜克在行動前錄製的音頻中稱,他打算把飛機撞向白宮,殺死尼克松總統,但在劫機過程中被警察打中後自殺。據信拜克的行動受到普雷斯頓事件影響。[9]

被盜直升機如今在威洛格羅夫海軍航空站聯合儲備基地展出

普雷斯頓受到的第一起指控罪名是非法侵入白宮,屬輕罪,最高刑期六個月並可處100美元罰金。經過律師安排,他同控方達成交易,只要案件交由軍事法庭審理便可免受民事起訴。普雷斯頓在軍事法庭上受到多項謀殺和輕罪指控,曾參與追蹤的一名飛行員出庭作證時稱,當時被告似乎要把飛機撞入白宮自殺,但普雷斯頓堅稱他只想吸引他人關注自己遭受的不公,並且證明他能夠勝任飛機員一職。[10][11]最終,普雷斯頓對「非法挪用和破壞和平」罪名認罪[12],法庭判處他入獄一年並罰金2,400美元[9][11]。法庭還裁定他受審的時間可以計入刑期,所以只需再服刑六個月[10]。然而,普雷斯頓在位於堪薩斯州萊利堡Fort Riley)服刑兩個月後,美國陸軍就以「不適合服役」之名安排他退伍[13]

事件發生後,特勤局將白宮周圍禁飛區範圍擴大。尼克松向庫爾巴斯基和當晚一直追蹤在後的警用直升機上兩名飛機員表示慰問,白宮在典禮活動上向三人及其他多名特工贈送總統袖扣。[2][11]

普雷斯頓退役後移居華盛頓州,於1982年成婚並育有二女,2009年7月21日因癌症在埃夫拉塔去世[2]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Madden, Richard L. Soldier Lands Stolen Copter on White House Lawn. The New York Times. 1974-02-18 [2020-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Freeze, Christopher. The Time a Stolen Helicopter Landed on the White House Lawn – Robert Preston's wild ride. Air & Space. Smithsonian. [2020-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3). 
  3. ^ 3.0 3.1 3.2 3.3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Staff. Public Report of the White House Security Revie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1995: 99 [2020-04-09]. ISBN 978-0-16048-38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透過Google Books. 
  4. ^ Kearns, Robert. Uninvited guests are nothing new. Deseret News. 1994-09-12. 
  5. ^ Kearns, Robert. 'Jumpers' Have Intruded on White House For Years. New York Daily News. 1995-05-25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6. ^ Guards fire on 'copter in White House drama. The Age. 1974-02-17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7. ^ Noah, Timothy. Slate's Chatterbox: The D.C. No-Fly, No-Shoot Zone.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05-05-12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4). 
  8. ^ Mental Observation Ordered For Pilot of Stolen Helicopter. Evening Independent. 1974-02-18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9. ^ 9.0 9.1 Feinman, Ronald L. Assassinations, Threats, and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From Andrew Jackson to Barack Obama. Rowman & Littlefield. 2015: 126 [2020-04-09]. ISBN 978-1-4422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10. ^ 10.0 10.1 Soldier Gets Year Term for Helicopter Incident.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1974-08-30 [2019-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9). 
  11. ^ 11.0 11.1 11.2 Hill, Clint; McCubbin, Lisa. Five Presidents: My Extraordinary Journey with Eisenhower, Kennedy, Johnson, Nixon, and Ford. Simon and Schuster. 2016: 412 [2020-04-09]. ISBN 978-1-47679-41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12. ^ Pilot of Copter Files Guilty Plea.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1974-08-27 [2019-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8). 
  13. ^ Robert Preston. Kentucky New Era. 1974-10-24: 26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1) –透過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