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鸛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鸛山公園大門
自春江第一樓望富春江,2015年5月

鸛山又名觀山石頭山[1],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街道城東鸛山公園內、富春江北岸,海拔42.9米,面積3.46公頃。鸛山因山勢如臨江俯立的鳥故名(另說因臨江處有石磯,似鸛迎江而立[2]),三面環水,截江而立,岩壁突兀[3]。原富陽城牆東面即依山而築,今山腳東南側仍存長約70米的古城牆,其下為青石古驛道[4]。此外在山下建有董公祠、澄江亭、嚴子陵垂釣處、龜川閣,山上建有雙烈園春江第一樓、毛主席紀念堂(今富陽山水人文館)、攬勝亭等[5]

參考資料

  1. ^ 清·汪文炳修,蔣敬時、何鎔纂,《光緒富陽縣誌·卷九·地理上·山川》:觀山,(錢令舊志)在縣治東百餘步,一名石頭山,又名鸛山,山有觀濤所(以上引一統志)。奇峰高聳,橫截大江,孫氏曾於山頂建道觀,因得名。山有亭曰勝覽,以縣東水口盪滉無際,此山為青龍襟抱環合,邑賴以立。地舊屬民居,病於樵採,會真覺寺僧貿得之,宋縣令曾治鳳出公帑錢六萬,易而屬之官,由是竹木茂蔚,疊翠堆青,一邑形勝頓改觀。山有嚴先生祠,淳祐間縣令李迪更創修之,舊有石牌,上鐫「釣台真跡」四字,今亡,下有四亭,曰逸雲、曰耕春、曰澄江、曰虛泉,又立小庵置僧,以供灑掃(以上引臨安志)。東有觀亭,嘉定中縣令程珌建。山頂舊為儒學,後改吉祥寺,久廢,洪武初因其故址建山川壇,未幾改文昌祠,後為雙明閣,又改傳心堂,堂後為四賢祠,東南為鐘樓,又東為待月橋,堂西南為管公祠,前為石岩,下有石洞,內有池泉,岩前為玉虛殿,東為藥師堂、觀音閣,西為關壯繆祠,再西為靈官祠。山舊有大鐘,聲音清越,聞數十里,八景中所云吉祥曉鍾其一也,其鍾本嘉靖中僧人方某自永安山妙智寺移來,後為方國安所燬,始於方,終於方,亦異事也。相傳鍾以白金雜赤銅為冶,國安利其資,故燬之。
  2.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登高望远去鹳山》. 浙江在線. [2016-04-28]. 
  3. ^ 《鹳山》. 新華網浙江頻道. [201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4. ^ 《古城墙和古城河》. 富陽日報. [201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5). 
  5. ^ 《鹳山顶毛主席纪念堂闲置 盼望有个好归宿》. 富陽新聞網. [201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