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長沙蠻漢朝劉宋時期漢人長沙地區非漢人民族的總稱。春秋戰國時這些人被稱為蠻方、荊蠻、南蠻。秦朝時分黔中郡設置長沙郡漢景帝時改為長沙國,生活在長沙國的少非漢人民族開始被稱呼為長沙蠻。東漢永壽三年(157年),長沙蠻一部分人駐扎在益陽,至延熹三年(160年),長沙蠻進攻長沙郡,叛亂人數達到萬餘人。長沙蠻喜歡五色衣服。這些民族沒有文字,信仰巫鬼,喜歡祭祀。產業以農業、漁獵為生。長沙蠻聚居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有土家族苗族瑤族等民族居住。[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