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野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野民(1912年6月—1960年5月),又名趙冶民山東東平人。

生平

1935年,趙野民肄業於北京私立中國大學生物系[1]

1936年秋,趙野民到威海衛公立中學任教。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變蔣介石獲釋飛返南京,威海衛管理公署通知全市師生於26日停課一天連夜組織提燈遊行以示慶祝,趙野民與袁時若、張立吾三位教師因自身政治觀點拒絕參加遊行,收到了部分學生的擁護。1937年七七事變後,趙野民將生物課每周的兩個課時讓給袁時若向學生宣講時事政治和抗戰形勢。1937年底,以紀念一二·九運動兩周年的名義組織學生到市郊附近村莊進行抗日救亡宣傳,開辦農民識字班和農村夜校。1937年12月25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威海衛地方隊部在威海衛公立中學成立,趙野民任組織幹事。

1937年12月,日軍入侵青島煙臺等地,中共膠東特委決定發動抗日武裝起義。12月24日,膠東特委發動天福山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1938年1月上旬,特委書記理琪等人相繼到達威海衛,中共威海特支由理琪直接領導。1938年1月15日,發動威海起義。1938年1月19日,天福山起義和威海起義的兩支隊伍合編,成立「膠東軍政委員會」,同時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部[2]。趙野民在軍政委員會政治部工作,並隨軍活動。

1938年3月19日,福山縣縣長陳昱宣布反正,接受第三軍的改編。1938年3月25日,福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陳昱任縣長,而趙野民作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的代表出任副主席[2]。不久後,因陳昱蓄意製造分裂,扣押多名中共黨員和民先隊員,趙野民被迫派隊撤回蓬黃掖根據地。

1938年6、7月間,中共膠東特委在黃縣召開膠東公學籌建座談會,會後由趙野民、李希珙負責具體組織籌建工作[3]。1938年7月,趙野民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下旬,膠東公學在黃縣縣立中學舊址正式開學,趙野民為專職副校長[4][5]。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膠東公學特別支部成立,趙野民任特支委員[5]。1939年3月,膠東公學停辦。趙野民轉任北海專署教育科長和蓬黃聯中校長。1940年12月,中共膠東區委決定恢復膠東公學。1941年2月,趙野民被中共膠東區委任命為膠東公學校長兼教導處主任。1942年9月,膠東公學與膠東女子中學合併,趙野民任副校長兼教務主任[3][5]

1944年秋,趙野民被調到膠東建國學校擔任教育科長,代理校長工作。趙野民任職期間將膠東建國學校從區級幹部訓練學校擴建為設有六個專科的行政學校。1945年日本投降後,趙野民被任命為教育局局長。1946年8月,調膠東行署任外事辦公廳主任,參與了與美軍的談判。1948年10月,趙野民被調到膠東行政公署工作,擔任教育處處長兼交際處長。1950年5月,膠東行政公署撤銷。

1952年6月,趙野民參加華東政法學院籌建工作,1955年5月至1958年3月任華東政法學院副院長,1956年5月至10月兼任華東政法學院黨委書記。1956年10月至1957年12月兼任華東政法學院黨委第二書記。1958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副所長[1]

1960年5月22日,趙野民在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全院人員參加反對美帝國主義的示威遊行時,在遊行隊伍中因突發腦溢血去世。

參考

  1. ^ 1.0 1.1 赵野民 (1912年6月-1960年) 党委书记. 華東政法大學. [2022-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8). 
  2. ^ 2.0 2.1 中共煙臺地方史④:堅持全面抗戰,舉行抗日武裝起義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2-01.
  3. ^ 3.0 3.1 胶东公学的创办与发展. 魯東大學. [2022-01-12]. [失效連結]
  4. ^ 战斗的胶东公学掠影. 魯東大學. [2022-01-12]. 
  5. ^ 5.0 5.1 5.2 第二章 胶东公学(1938年8月—1946年5月). 魯東大學. [2022-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