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解思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解思明(?—345年),五胡十六國時代成漢官員,巴西郡人。

解思明初任大成國漢王李壽的長史。漢興元年(338年)李壽與皇帝李期相抗,李壽命解思明與羅恆秘密商議進攻成都,歸順東晉。李壽攻克成都,解思明勸李壽自稱鎮西將軍、益州牧、成都王,向東晉稱藩。任調、蔡興、李艷勸李壽自己稱帝。李壽令人為此占筮,占者說:「可以當數年天子。」任調高興地說:「一日天子便可滿足,何況數年天子。」解思明說:「數年間天子,怎比得上百世諸侯?」李壽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任侯之言為上策」。李壽即皇帝位,解思明作為謀主被任命為廣漢郡太守。

漢興二年(339年)九月,李壽病重,解思明和羅恆論議奉東晉為正朔,李壽不聽。李演上書請求李壽取消帝位稱王,李壽大怒將他殺害,並威脅解思明不要再說這件事。

後趙石虎致函李壽,提議共同征伐東晉,分治天下。李壽大喜,開始建造戰船,整備軍隊,準備軍糧。任命尚書令馬當為六軍都督,賜其假節,統領七萬精兵沿長江進軍。當大軍經過成都時,李壽登上城樓檢閱,解思明勸諫說:「我國國小,軍弱,吳、會稽相距遙遠,地勢險惡,想要圖謀不易。」李壽停止攻伐江南的舉動,士卒們都山呼萬歲。

漢興六年(343年)八月,李壽駕崩,其子李勢繼任。

太和二年(345年)八月,李勢沒有兒子,其弟大將軍李廣請求讓自己當皇太弟,李勢不同意。馬當、解思明勸諫說:「陛下兄弟不多,如果再要疏遠,宗廟將更加孤弱危險。」堅決請求立李廣為皇太弟。李勢懷疑他們和李廣有通謀,拘捕馬當、解思明。解思明嘆息說:「國家沒有滅亡,正因有我等在。現在卻危險了」 。解思明、馬當很快被處死,夷滅三族。處決時,解思明談笑自若。

解思明有智慧、謀略,敢於直言諫諍。他死後,士民們無不哀悼。此事之後,沒有人敢於勸諫君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