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安1路公交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安公交1路是一條中巴線路,走向偏僻客流較小,曾配置20部6米少林中巴車,現已撤銷。[1]

線路走向

1路由紅光路起重機廠發車,經紅光路、漢城南路、漢城北路、棗園西路、大慶路、西二環北段、北二環西段、未央路、鳳城一路東段至西鐵小區。

線路歷史

1路是西安市第一條公交線路,開通於民國12年(1923年),已有90多年的歷史,但2003年後卻走向偏僻,並於2005年開始使用6米中巴車營運。2017年5月9日,線路停運。

  • 1923年(民國12年)1月24日,陝西省長潼汽車公司開通西安首條公交線路,由鐘樓至東門,中途設大差市站,半年後因經營虧損停運。
  • 1934年(民國23年)7月,陝西省汽車管理局重新開通此線路,定名為1路,並延伸為西門至東門,沿途設橋梓口、廣濟街、鐘樓、騾馬市、菊花園、大差市站。
  • 1936年(民國25年)12月,因西安事變影響,全市僅有的3條公交線路——1路、2路、3路汽車均停運。1937年(民國26年)3月線路恢復營運,但至8月末,因抗戰爆發後的燃料供應中斷,線路再次停運。
  • 1942年(民國31年)4月,1路、2路汽車恢復營運,2路縮短為火車站至鐘樓。因抗戰期間物資短缺,年底2路即停運,至1943年(民國32年)末,1路汽車亦停運。
  • 1946年(民國35年)抗戰勝利後,3條線路相繼於3月、7月、10月恢復營運,後又開通4路、5路汽車。但民國後期(1948-1949年)社會混亂,1路、2路汽車只能勉強維持營運,其他線路則已停運。
  •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5月26日,1路、2路汽車恢復正常營運,線路不變,1路由西門至東門,2路由火車站至鐘樓。
  • 1951年,1路汽車延伸為西稍門至東門;1952年3月,延伸為為西稍門至雞市拐;1958年,延伸為土門至雞市拐;1963年,延伸為至未央路(現漢城路站)至雞市拐。
  • 1973年,改為鐘樓至起重機廠。
    • 1990年站點為:鐘樓、廣濟街、橋梓口、西門、南小巷、西稍門、桃園商場、職工醫院、土門、印刷廠、團結南路、製藥廠、鋼廠、起重機廠。
  • 1997年,延伸為南門至起重機廠;2001年,線路停運。
  • 2003年4月22日,1路重新開通,改由起重機廠至城北客運站,並由公交四公司轉至公交七公司營運。
  • 2004年,公交六公司、公交七公司合併為公交六公司,1路改為中轎車。
  • 2005年初,改為起重機廠至西鐵小區,並交由萬里公司營運,配置6米中巴車。
  • 2017年5月7日,線路撤銷。同年5月9日,由公交一公司開通186路(大興國際汽配城-科技路西口)。

參考文獻

  1. ^ 网友评出西安公交十大“神”线. 新浪陝西. 2015-06-00 [2015年6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3)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