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英文: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簡稱:VEGF),早期亦稱作血管通透因子(英文: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簡稱:VPF),是對血管內皮細胞具有特異性的肝素結合生長因子(heparin-binding growth factor),可在體內誘導血管新生(induce angiogenesis in vivo)。
人的VEGF蛋白是於1989年由美國的兩間生物科技公司分別成功純化與鑑定,並克隆與測定了其基因序列,證明VPF與VEGF是同一基因編碼的同一蛋白。VEGF有六個等型(isoforms):VEGF-A, -B(包括VEGF-B167以及VEGF-B186), -C, -D, 及-E;其分子量從35至44kDa不等,每個等型特異性地與三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1, -2, 及-3)的特定組合相結合。其中每種因子作用各不相同,但都與促進血管及淋巴管等人體脈管的生成與分化相關。
VEGF是高度保守的同源二聚體糖蛋白。二條分子量各為24kDa的單鏈以二硫鍵組成二聚體。VEGF分解的單體無活性,去除N 2糖基對生物效應無影響,但可能在細胞分泌中起作用。由於mRNA不同的剪切方式,分別產生出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VEGF206等至少5種蛋白形式,其中VEGF121、VEGF145、VEGF165是分泌型可溶性蛋白,能直接作用於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
正常生理作用
正常組織內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同時存在,且保持相對平衡,這種平衡使得人體脈管可以正常地生成和分化。
人體血管內皮細胞表面分布着一定數量的VEGF受體,稱為VEGFR。血液中的VEGF與受體結合,從而激活胞內酪氨酸激酶,啟動下游細胞信號級聯,進而促使新脈管生長。
在腫瘤生長中的作用
腫瘤細胞的分裂生長需要大量養分,因而腫瘤部位會有大量不規則新血管生成。正常人體內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數量相對平衡,在有腫瘤生長的情況下,多種致癌因素觸發致使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數量激增,遠遠超過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作用,以血管為主的脈管大量生長,為腫瘤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
VEGF在腫瘤細胞中的作用分為VEGF通路和免疫逃逸兩個方面。
VEGF通路
VEGF通路的作用主要為在保存現有血管的同時促進新血管生成,但在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數量遠多於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情形下,會導致血管異常。
VEGF通路的途徑如下:
- VEGF激增,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數量失衡。
- VEGF與受體結合,產生一系列細胞信號級聯反應。
- 新血管生長分化。
- 促進腫瘤生長。
類似的VEGF通路在正常人體內也存在,其作用為促進血管等脈管生成與分化。不同在於,正常組織內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和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數量是相對平衡的,由於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存在,這種促進作用是可控且正常的。但在腫瘤組織中,促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數量遠多於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通路則導致了血管生長失控,腫瘤組織內大量新血管生成。
免疫逃逸
VEGF干擾抑制樹突細胞,阻斷B細胞核和T細胞的抗原呈遞,進而導致腫瘤產生免疫逃逸,妨礙機體正常的免疫作用,使殘存腫瘤細胞不能被完全除掉。
相關藥物
抑制VEGF的作用已成為治療腫瘤的常用途徑之一。
比如安維汀(英文名稱:Avastin)就是此類藥物。其作用原理為:安維汀的結構與VEGF受體相似,可與VEGF結合,進而與VEGF受體VEGFR競爭,減少並阻礙VEGF與其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從而抑制VEGF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