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聯科學院能量震級又稱K能量震級K震級,用字母K代表(即俄語單詞класс)。能量震級是後蘇聯國家古巴蒙古國使用的,衡量當地或該地區地震大小或烈度的單位[1]

換算

K在數值上等於地震輻射的地震能量(焦耳)的對數,如公式K=log ES所示[2]。K震級中的12-15級大致對應其他震級中的4.5-6級[3],MW 6.0震級大致對應K震級13-14.5級[4]

有許多對應區域網絡的特定公式,可以將K震級轉換為其他震級[5]。K震級(M(K))或其某些轉化值,有時用於識別用K值推導出的量值[6]

歷史

塔吉克地區跨學科地震勘探隊的蘇聯地震學家們,在偏遠的中亞加爾姆[7]地區(今塔吉克斯坦)發生了數次毀滅性的地震之後,於1954年提出了這個震級理論[8]。該地區在後蘇聯國家中,是地震活動最為劇烈的國家之一[9],每年發生超過5000次地震[10] 。當時所需處理的地震數量,以及當時地震學設備和方法的不發達狀態,促使探險工作者開發出新的設備和方法[11]

V. I. Bune因發明了衡量地震能量的標準而著稱[10],雖然他的貢獻體現在多種方面[12]。(西方地震學家發明的「里氏」震級和其他震級標準,用地震波某些部分的振幅估計震級,是地震能量的間接衡量方法,與K震級相反。)

然而,當時可用的工具複雜度不足以正確估ES,而Bune的方法是不可行的[13]。T.G.Rautian在1958年和1960年提出了更實用的修訂版本;到1961年,K震級在整個蘇聯開始應用[14] 。修訂版本的關鍵變化是根據地震波的幅度峰值(特別是P波最大值和S波最大值的和)在地震發生後前三秒內估算ES[15]

結果是,K震級成為一種局部震級,可測量的地震只有強度等於或低於M 6.5(K 15)的局部和區域地震,超過上限即會出現飽和,即強於這個標準的地震其震級會被估計過低[16]

Rautian還製作了一個諾謨圖來簡化計算,並使用了一些適用於加爾姆地區的簡化假設。[17]這個版本有時寫作KR,以區分其他適用於庫頁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等遠東地區的版本,如KFKSKFSKC[18]

注釋

  1. ^ Rautian et al. 2007; IS 3.7 2012,第1, 6頁.
  2. ^ NMSOP-2 Information Sheet IS 3.7 2012,第1頁.
  3. ^ Bindi et al. 2011,第330頁.
  4. ^ IS 3.7 2012,Figure 9.
  5. ^ See Table 1 in IS 3.7 (2012, p. 13) for a list. See also Bormann, Wendt & Di Giacomo 2013,第75–76頁 on the challenge of converting K values into magnitudes.
  6. ^ Rautian & Leith 2002,第160頁.
  7. ^ 廖日升. 地震斷層與岩土力學.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396. 
  8. ^ Neresov & Riznichenko 1960,第1, 4, 6頁; Rautian et al. 2007,第579頁.
  9. ^ Neresov & Riznichenko 1960,第10頁.
  10. ^ 10.0 10.1 Rautian et al. 2007,第579頁.
  11. ^ Neresov & Riznichenko 1960,第7頁; Rautian et al. 2007,第579頁.
  12. ^ Solov'ev is mentioned in this regard in Rautian et al. 2007,第579頁. Solov'ev's dissertation, "Energy Classification of Earthquakes of the USSR", and two other related works are cited in Bunz & Gzovskiy 1960,第519頁.
  13. ^ Rautian et al. 2007,第580–581頁 IS 3.7 2012,第2–3頁
  14. ^ Rautian et al. 2007,第581頁.
  15. ^ IS 3.7 2012,第2, 3頁. See Rautian 等人 (2007, p. 581) for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16. ^ Bormann, Wendt & Di Giacomo 2013,第75頁; IS 3.7 2012,第3, 7, 22頁.
  17. ^ Rautian et al. 2007,第581-581頁.
  18. ^ Rautian & Leith 2002,第160頁, and map coordinates for regions in Table 3, pp. 162–163; Rautian et al. 2007,第583–584, 587頁, map of regional networks on p. 580; IS 3.7 2012,§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