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菁燈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蕪菁燈

蕪菁燈會(瑞士德語:Räbeliechtli;德語:Räbenlicht),又稱蘿蔔燈會、蘿蔔燈節,是瑞士德語區和其他德語國家部分地區的傳統節日,最早源於北歐。每年11月的燈會期間,人們手持蕪菁雕刻成的小燈籠,走街串巷。

名稱

瑞士德語「Räbeliechtli」一詞由表示蕪菁的「Räbe」和表示光亮的「Liecht」合成而來。

簡況

里希特斯維爾燈會期間街頭的蕪菁燈飾

蘇黎世州的小城里希特斯維爾的蕪菁燈會最為出名,每年為這一活動種植消耗的蕪菁約30噸,使之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中規模最大的蕪菁燈會[1]。每年1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城內各處都裝飾着點亮的蕪菁燈,且有眾多小燈組成的巨型燈飾。居民也會提燈在城內遊行。[2]已被瑞士政府列為非物質保護文化項目之一[3]。這一習俗源自百年前農民在冬季前對獲的感恩,同時慶祝天主教的聖馬丁節

歌曲

燈會期間,兒童會齊唱:

Räbeliechtli, Räbeliechtli, wo gaasch hii?

I de tunkli Nacht, oni Stärneschii,

da mues mis Liechtli sii.

參考

  1. ^ 2019苏黎世湖畔的萝卜灯节. [202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30). 
  2. ^ (德文)Räbechilbi Richterswi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用小小萝卜灯照亮一夜的繁华. [202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30).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