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G·加拉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1月1日) 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 {{Translated page}} 標籤。 |
羅伯特·G·加拉格 | |
---|---|
出生 | (1931-05-29) 1931年5月29日(93歲)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賓州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
知名於 | 信息論 |
獎項 | 克勞德·E·香農獎(1983) IEEE榮譽獎章(1990) 馬可尼獎(2003)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通信工程、編碼理論、信息論 |
機構 | 貝爾實驗室 麻省理工學院 |
博士導師 | 彼得·埃利亞斯(英語:Peter Elias) |
博士生 | 埃爾溫·伯利坎普 大衛·謝(英語:David Tsa) |
羅伯特·格雷·加拉格(英語:Robert Gray Gallager,1931年5月29日—),美國電子工程師和資訊理論學者。低密度奇偶檢查碼的發明人。
生平
參考
隱藏分類:
- 自2020年8月缺少來源的條目
- 自2022年1月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
- 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ANTI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B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