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頻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頻數就是該數據出現的次數,累積頻數是將各類別的頻數逐級累加起來。 累計頻數可以是向上累計頻數,也可以是向下累計頻數。向上累計頻數分布是先列出各組的上限,然後由標誌值低的組向標誌值高的組依次累計頻數。向下累計頻數分布是先列出各組的下限,然後由標誌值高的組向標誌值低的組依次累計頻數。 累計頻數圖的主要繪製方法是排列圖法,全稱為主次因素排列圖,可用於確定系統安全的關鍵因素,以便明確主攻方向和工作重點所在。 排列圖由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直方圖和一條曲線組成。左邊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縱坐標表示累積頻率(0~100%)。橫坐標表示事故原因或事故分類,一般按影響因素的主次從左向右排列。直方圖的高低表示某個因素影響的大小,曲線表示各因素影響大小的累計百分數。按主次因素的排列,可分為三類:累積頻率在0~80%的因素,稱A類因素,顯然是主要因素;累積頻率在80~90%的因素稱B類次主要因素;累積頻率在90~100%的因素稱C類次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