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紫唇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紫唇姜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鴨跖草類植物 Commelinids
目: 薑目 Zingiberales
科: 薑科 Zingiberaceae
屬: 薑屬 Zingiber
種:
紫唇姜 Z. porphyrochilum
二名法
Zingiber porphyrochilum
Y.H.Tan & H.B.Ding

紫唇姜學名Zingiber porphyrochilum),一種於中國雲南省中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玉白頂林場發現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隸屬於姜科姜屬[1]

特徵

紫唇姜為一種多年生根莖草本植物,高1.5-2.0米,叢生,每叢最多有10枝葉狀枝,根莖堅韌,匍匐伸長,直徑0.7-2.2厘米,外部棕黃色(新鮮根莖)到褐褐色(乾燥根莖),內部淡黃色(新鮮根莖)到淺棕色(乾燥根莖)。在花期時葉狀枝最多可擁有22枚葉,基部具有4個無葉鞘,無葉鞘深綠色或深紫綠色,下部紅棕色或紅色,外部及內部均無毛;葉鞘綠色,基部近無毛,短柔毛朝向葉柄。葉舌二裂,裂片不等長,長3-11毫米,被短柔毛,先端鈍;葉柄長3-5毫米,顏色減淡為淺綠,被微柔毛,先端鈍;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26.2-35.5×3.1-7.5厘米,正面深綠色具光澤,背面淡綠色具短柔毛,毛貼伏,基部鈍或圓,在最上面的葉上漸狹,先端漸狹。每株具有2-8個生殖苞,直接生於葉狀枝近基部,每次開2-4朵花;花序梗平臥,長3-17厘米,鞘苞片卵形至長圓形,長2.3-5.0厘米(基部最短,遠端逐漸變長),內卷,變平後寬0.9-1.4厘米,乳白色或暗紅色,外部疏生短柔毛;穗狀花序,4.5-7.0×2.5-4.0厘米,梭形到卵圓形,由8-35枚覆瓦狀苞片組成,每個苞片上生一朵花(下部1-5苞片通常不育),不育苞片橢圓形,4.5-5.4×1.7-2.2厘米,深紅色,朝基部變為微紅色,被短柔毛,先端鈍或圓形;可育苞片長圓形或披針形,3.9-4.5×0.7-1.2厘米,深紅色,向基部逐漸變為淡黃色,外部向基部逐漸密被短柔毛,內部無毛,先端漸狹;小苞片狹長圓形,長3.4–3.5厘米,內卷,變平後寬0.8-1.2厘米,暗紅色到淡黃色,外部疏生短柔毛,向基部密被短柔毛,內部無毛,先端銳尖具毛。花長9.2-10厘米,在苞片外多外露;花萼管狀,長1.3-1.6厘米,基部直徑約4毫米,中部稍膨大,直徑約5毫米,膜質,半透明乳白色,無毛,具5毫米深單側切口,先端截形;花筒長5.4-6.0厘米,稍彎曲,向先端逐漸變寬,基部乳白色且無毛,向先端變為褐黃色且疏生微柔毛;花冠裂片背部狹卵形,3.1-3.4×1.0-1.3厘米,黃褐色具半透亮的脈,無毛,先端短尖;橫向花冠裂片狹長圓形,2.5-3.0×0.6-0.7厘米,黃褐色具半透明分脈,無毛,先端短尖;唇瓣近圓形或倒卵形,3.1-3.3×1.9-2.2厘米(寬3.5-3.8厘米,包括側生退化雄蕊),基部褐黃色,向先端和邊緣呈鮮紅色,中心有淺紫色條紋,無毛,邊緣稍外折成波浪狀,先端圓形;側生退化雄蕊1.8-2.2×0.8-1.0厘米,倒卵形,基部褐黃色,向先端變為鮮紅色,在基部1/3-1/2與唇瓣合生,無毛,先端圓形。雄蕊2.5-3.0厘米長,花葯頂直,花絲長約2毫米,花葯長1.2厘米(不包括花葯頂),寬約4毫米,結締組織褐黃色,無毛;花葯鞘長約1.2厘米,縱向開裂,花粉亮黃色;花葯頂喙形,伸長時長1.5-1.6厘米,基部褐黃色,先端紫紅色。花柱傘狀,白色,無毛;柱頭延伸到花葯頂的頂端,漏斗形,稍厚於花柱,白色,柱頭孔具緣毛。子房圓筒形,中部稍膨大,三室,7-8×2.5-3毫米,褐黃色,密被長柔毛(毛貼伏);上位腺兩個,狹圓錐形,長5-5.5毫米,直徑0.5毫米。基部褐黃色。根據野外觀察,花期為7月-8月。[1]

參考文獻

  1. ^ 1.0 1.1 Ding, Hong-Bo; Yang, Bin; Lu, Xiao-Qiang; Tan, Yun-Hong. Zingiber porphyrochilum (Zingiber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Yunnan, China. Annales Botanici Fennici. 2020-10-28, 57 (4-6): 197–201 [2023-03-09]. doi:10.5735/085.05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