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一世
約瑟夫一世 | |||||
---|---|---|---|---|---|
神聖羅馬皇帝 | |||||
統治 | 1705年5月5日–1711年4月17日 | ||||
前任 | 利奧波德一世 | ||||
繼任 | 查理六世 | ||||
波希米亞國王 | |||||
統治 | 1705年5月5日–1711年4月17日 | ||||
前任 | 利奧波德一世 | ||||
繼任 | 卡雷爾二世 | ||||
克羅地亞國王 | |||||
統治 | 1705年5月5日–1711年4月17日 | ||||
前任 | 利奧波德一世 | ||||
繼任 | 卡羅三世 | ||||
奧地利大公 | |||||
統治 | 1705年5月5日–1711年4月17日 | ||||
前任 | 利奧波德六世 | ||||
繼任 | 查理三世 | ||||
泰申公爵 | |||||
統治 | 1705年5月5日–1711年4月17日 | ||||
前任 | 利奧波德六世 | ||||
繼任 | 查理三世 | ||||
羅馬人的國王 | |||||
統治 | 1690年1月23日–1711年4月17日 | ||||
前任 | 利奧波德一世 | ||||
繼任 | 查理六世 | ||||
共治 | 利奧波德一世(1690–1705) | ||||
匈牙利國王 | |||||
統治 | 1687年12月9日–1711年4月17日 | ||||
前任 | 利奧波德一世 | ||||
繼任 | 查理三世 | ||||
共治 | 利奧波德一世(1687–1705) | ||||
出生 | 1678年7月26日 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行政圈奧地利大公國維也納 | ||||
逝世 | 1711年4月17日 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行政圈奧地利大公國維也納 | (32歲)||||
安葬 | |||||
配偶 | 威廉米娜·阿瑪利亞 | ||||
子嗣 | 波蘭王后瑪麗亞·約瑟法 利奧波德·約瑟夫 神聖羅馬皇后瑪麗亞·阿瑪麗亞 | ||||
| |||||
王朝 | 哈布斯堡王朝 | ||||
父親 | 利奧波德一世 | ||||
母親 | 艾蕾諾爾·瑪格達琳 |
約瑟夫一世(Josef I,1678年7月26日—1711年4月17日),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705年—1711年在位)。他也是奧地利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國王。他是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第三子,母為普法爾茨的艾蕾諾爾·瑪格達琳。生於維也納。1687年,登位成為匈牙利國王。1690年1月6日,再繼承羅馬人國王的稱號。
1705年,他繼承父親利奧波德一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他繼續進行其父與法國在1702年爆發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的將軍薩伏伊-卡里尼昂親王弗朗索瓦·歐根及馬爾博羅公爵約翰·邱吉爾分別在意大利及德國與尼德蘭打敗法皇路易十四的軍隊,雖法國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但奧地利成功確立了在義大利和尼德蘭的霸權,直到波蘭王位繼承戰爭。歐根並以實質首相的身分,開始帝國偉大的行政與軍事改革,成功使官僚體系更有效率、財政取得一定成功,軍隊編練和指揮大幅進步,趕上歐洲第一強權法國的進步程度。[1]
在他統治期間,匈牙利在特蘭西瓦尼亞親王拉科齊·費倫茨二世領導下發動了最大規模的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1707年,費倫茨二世在法國支持下一度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對匈牙利的統治。約瑟夫一世對此堅決反對。帝國進行了無情的鎮壓,到1711年匈牙利人的武裝鬥爭已完全停止。費倫茨二世逃亡國外,匈牙利再次完全屈服於奧地利的統治。[2]
1711年,約瑟夫一世在維也納死於天花。
治國與愛好
約瑟夫是一位有遠見膽識的明君,即位後銳意興革,將從前父親所制定的迂腐陋規廢除,採取懷柔手腕以化解反對勢力的怨恨,並且謹慎處理與教宗和耶穌會的關係,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因此奧地利和波希米亞都呈現新興氣象。[3]
他愛好藝術和音樂,更重視教育,1707年初核准設立捷克工業大學,並且頒令克利斯蒂安·約瑟夫·威倫堡著手任教工程學,所有的學費都由波西米亞貴族支付,各科系的教程語言是德語和捷克語。至19世紀末,這間大學的學生超過千人,成為中歐歷史最久的科技大學。[3]
家庭
- 威廉明妮·阿瑪莉埃(1673-1742):1699年結婚,卡倫貝格親王暨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約翰·腓特烈之女
參考書目
約瑟夫一世 出生於:1678年7月26日逝世於:1711年4月17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者: 利奧波德一世 |
神聖羅馬皇帝 波希米亞選侯 奧地利大公 泰申公爵 克羅地亞國王 1705年–1711年 |
繼任者: 卡爾六世 |
羅馬人的國王 德意志國王 1690年–1711年 與利奧波德一世同時在任 (1690年–1705年) | ||
匈牙利國王 1687年–1711年 與利奧波德一世同時在任 (1687年–17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