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皇家軍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泰國皇家軍隊
กองทัพไทย
泰王國軍徽
軍事部門 泰國皇家陸軍
泰國皇家海軍
泰國皇家空軍
總司令部 泰國曼谷
領導
最高統帥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
國防部長巴育·占奧差
總參謀長邦比巴•本亞撒里上將
軍力
服役年齡21-45
徵兵役期2
每年可徵兵數1,045,000(2016年)[1]
現役人數335,425 (Estimated)
備役人數292,000 (Estimated)
軍費
預算2276.7億泰銖
71 億美元 (FY2019)[2]
佔GDP百分比~1.4% (FY2019)
工業
本國供應商Thai Aviation Industry
Chaiseri Defence
Defense Technology Institute
Avia Satcom
Bangkok Dock
G-Force Composite
Italthai Marine
Marsun Shipbuilding
Military Explosives Factory
Naval Aircraft Experimental
Mahidol Adulyadej Naval Dockyard
Thai Rung Union Car
外國供應商 澳大利亞
 巴西
 加拿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
 捷克
 法國
 德國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以色列
 義大利
 日本
 南韓
 荷蘭
 波蘭
 俄羅斯
 新加坡
 南非
 瑞典
 瑞士
 中華民國
 烏克蘭
 英國
 美國
相關
歷史Military history of Thailand
軍階Military ranks of Thailand

泰國皇家軍隊泰語กองทัพไทยRTGS:Kongthap Thai),是泰王國軍隊。泰王國皇家軍隊效忠於泰國國王人民,但素有干政傳統[3],自1932年開始頒布第一部泰王國憲法泰語รัฐธรรมนูญแห่ง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實施君主立憲後,至2013年軍方發動超過十八次的軍事政變,並在1992年前藉著軍政府長期掌權[4]。近年的主要政變有1991年2006年2014年等軍事政變。

職能

泰國皇家軍隊的主要職能是保護泰王國的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對抗來自國內外對泰國君主政體的威脅[5]。雖然效忠於泰國國王,但泰國皇家軍隊也有協助政府以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參與社會發展、搶險救災以及禁的責任。近年來,泰國皇家軍隊也通過聯合國維和部隊參與了一些國際維和工作。

歷史

泰國皇家軍隊與20世紀以來的泰國政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從1932年至1973年,除了戰後平民政治家比里·帕儂榮短暫的掌權外,其餘時間都由軍事獨裁者鑾披汶·頌堪沙立·他那叻他儂·吉滴卡宗掌權。其中一個首相鑾披汶·頌堪在他執政下泰國加入軸心國和參與二戰,泰國皇軍投入了第二次泰法戰爭、和日本作戰的緬甸戰役馬來亞戰役,並參與了惡名昭彰的死亡鐵路的建設。軍人統治在1973年10月14日的民主示威下結束,這場屠殺導致超過1,500名學生死亡,他儂被迫辭職。

1973年革命後,泰國經歷一段短暫而不穩定的民主期,1976年的血腥軍事政變後,泰國又重回軍事獨裁的統治。

1980年代,傾向展開民主改革的軍人首相炳·廷素拉暖與國王合作,恢復國會政治,逐步結束之前暴力強權的軍法統治。之後泰國除了1991年2006年的兩次軍事政變外,大致上維持民主政治。但在2014年5月22日,泰國陸軍司令巴育晚上六時在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聲稱為了避免更多人員傷亡和局勢進一步升級,再次決定發動政變。但這次與2006年迅速還政於民的不同,這次軍政府有意長期掌權,拒絕交出權力,並打壓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泰國又倒退回70年代,再次重回軍事獨裁的統治。

參考文獻

引用

  1. ^ Manpower Reaching Military Age Annually. Global Firepower. Global Firepower. [2018-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5). 
  2. ^ Grevatt, Jon. Thailand sets USD7 billion defence budget for 2019. Jane's. 2018-06-08 [2018-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5). 
  3. ^ 国际纵横:军方在泰国政治中的角色. BBC中文網. 2014年5月24日. 
  4. ^ 泰國反政府示威續:軍方選擇中立 效忠國王和人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快報》2013年12月1日
  5. ^ Vision. schq.mi.th

來源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