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書·地理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書·地理志》是二十四史第一部地理志,班固《漢書》中十志之一。以西漢的政區郡縣為綱,人口、山川、物產為目,以漢末一百〇三郡國作為探討上古至秦漢郡國沿革。

內容

《漢書·地理志》記錄了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戶口數字以及各地物產、經濟概況、民情風俗。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敘述西漢以前歷代總的疆域沿革,引錄《禹貢》全文和《周禮·職方氏》的九州部分,分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採獲舊聞,考跡《詩》《書》,推表山川,以綴《禹貢》、《周官》、《春秋》,下及戰國、秦、漢」。

第二部分,敘述西漢的政區郡縣地理,包括司隸校尉部、十三刺史部所察各郡、國和西域都護府,將山川、物產、古蹟等各項地理資料分條附記於其中。以漢成帝元延三年(前10)的行政版籍、綏和二年(前7)集簿、以及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戶口簿[1]為基礎介紹一百三郡國、一千五百八十七縣、邑、道、國,一百七十五座山名,三百六十一個陂、澤、湖、池,以及其他地名二千二百餘個,各類地名合計四千五百餘個。

第三部分,輯錄劉向域分》、朱贛風俗》,並記載海外交通。

資料來源

今人研究,《漢書·地理志》是三份不同年代斷限資料的混合物。資料來源是漢代行政文書。簽注、郡國名目和戶口數字得自漢平帝元始二年全國戶口簿,縣、侯國、道名目得自漢成帝元延三年各郡國行政版籍,篇末匯總數據得自漢成帝綏和二年全國集簿。[2]

意義

《漢書·地理志》開創地理志先河,後世《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等均仿照其體例。漢代沿革秦制,郡國並行,下轄縣,武帝又置十三州監察之。梁啓超認為,自《漢書》創設地理志,而此學始建發展也,其後衍為方志之學[3]。當代也有學者認為,《漢書·地理志》是史、地、志三合一之作,是一部最著名的全國性地理總志。首先要承認它是史。再次要承認它是方志的一種——地誌。

參考文獻

  1. ^ 馬孟龍. 西汉侯国地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p79–97. ISBN 9787532567843. 
  2. ^ 探寻人文研究的边界:第二届普隐人文学术论坛纪要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19-12-01]. 
  3. ^ 梁啓超. 八 地理學.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2014-03-01. ISBN 978-7-5403-314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