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 (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賢墓誌.[1]

李賢(504年—569年),字賢和原州高平(今寧夏固原)人,中國北周柱國大將軍、原州刺史、河西桓公。北周高平李氏家族。

家世

自稱祖籍是隴西成紀,李陵的後裔,所以出生在北方,後來跟隨魏國南下。1985年在寧夏固原發掘出土的北周李賢夫婦墓的墓誌證實了這種說法並不是記史人的附會,而是確實為李賢本人認同並記錄在其墓誌上的。姚薇元考證其家族出身高車

十世祖俟地歸,為鮮卑㩉拔氏首領。曾祖父,在魏太武帝時以子都督討伐兩山屠各胡(屬匈奴族)時陣亡,追贈寧西將軍、隴西郡守。祖父李斌(即墓誌上的平涼府君),襲領父兵,鎮守於平高(今寧夏固原),遂成為平高人。父李文保(即墓誌上的司空公原州史君),早卒。後來在西魏大統末年,因為李賢兄弟功勳卓著,被追贈涇原東秦三州刺史、司空

生平

李賢十四歲喪父,諸弟由他撫養長大。北魏永安年間,李賢作為原州豪強,助爾朱天光驅逐万俟丑奴叛軍黨羽万俟道洛費連少渾出原州,被任命為州主簿。並數次抵抗賊軍,以軍功累遷威烈將軍、殿中將軍、平高令。

後在宇文泰手下任撫軍大將軍、都督。532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長安,李賢奉宇文泰之命率騎兵迎接護衛。封下邽縣公,食邑一千戶。不久授左都督、安東將軍,還鎮原州。

大統二年(536年),原州州民豆盧狼殺死都督大野樹兒等,據州城反叛。李賢率敢死士三百人,分為兩路,乘夜襲擊賊軍,追斬豆盧狼,平定叛亂,李賢升遷原州長史,不久掌管原州事。大統四年,莫折後熾寇掠涇州、原州一帶,李賢乘賊軍與行涇州事史寧交戰之際,率數百騎直接偷襲後熾營地,收其妻子、僮隸五百餘人,並輜重等。莫折後熾擊敗史寧軍後,方欲追擊,聽聞李賢軍至,掉頭與李賢接戰。李賢手斬十餘級,生擒六人,大敗賊軍。

八年,李賢正式被授為原州刺史。十二年,隨獨孤信平定涼州宇文仲和,又撫慰西北張掖等五郡而還。十六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他與宇文泰關係親密,多次在原州接待宴請宇文泰。宇文泰之子宇文邕宇文憲幼年養在李賢家中六年,並賜李賢妻子吳氏姓宇文氏,認為侄女。

魏恭帝元年(554年),進爵河西郡公,食邑增加到二千戶。後因以弟李遠之子李植因罪被殺,連坐除名。不久復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此後李賢歷任郢州瓜州河州洮州刺史。天和四年(569年)三月廿五日薨於長安,時年六十有六。皇帝特贈柱國大將軍、原涇秦河渭夏隴成豳靈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諡曰桓公。同年五月己丑朔廿一日己酉葬於原州西南隴山之足。1983年9月至12月,李賢夫婦墓在寧夏固原縣南郊被發掘出土。

夫人宇文氏(吳輝),高平人。祖興宗,父洪願。春秋卅八,以大統十三年(547年)歲次丁卯九月乙未朔廿六日庚申薨於州治。追贈長城郡君。

兄弟李遠李穆

墓葬

李賢墓葬的鎏金銀壺.[2][3][4]

1983年9月至12月,寧夏博物館和原固原縣文物工作站聯合對固原縣南郊鄉深溝村的一座古墓進行了發掘。經發掘清理得知此墓為北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李賢夫婦合葬墓,葬於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此墓雖經嚴重盜擾,但仍出土了金、銀、銅、鐵、陶、玉等各種質地的隨葬品三百餘件。李賢夫婦墓中出土的陶俑數量最多,多達255件,陣容龐大,氣勢恢宏。這些都是李賢墓生前宮室生活的一個縮影,充分反映了李賢生前作為北周柱國大將軍出行時顯赫的地位和龐大威武的儀衛陣容。其中鎏金銀壺、金戒指、玻璃碗等具有非常珍貴的文物價值,均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固原博物館。在墓道和墓室內還繪有壁畫多幅。李賢墓是中國出土波斯薩珊王朝金幣最多的墓葬,對於研究絲綢之路有重要意義。[5]

鎏金銀壺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薩珊風格金銀器。壺通高37.5厘米,最大腹徑12.8厘米,重1.5千克。表面鎏金,環形單把,把上方鑄一高鼻深目、戴貼發軟冠的人頭。細長頸,腹部圓鼓,頸部與腹部連接處、束腰處及底座均飾有凸起的圓珠組成的聯珠紋。壺腹部捶揲出男女3組人物圖像,構成一幅連續的古希臘神話故事。「此壺是波斯薩珊系金銀器在中國的重大發現,它的面世將固原、中亞、希臘聯繫到一起,堪稱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藝術精品。鎏金銀壺旁邊擺放的便是凸釘玻璃碗。其造型精美,晶瑩剔透,器形完整。碗高8厘米,口徑9.5厘米,最大腹徑9.8厘米,重245.6克。直口,矮圈足。內壁光潔,外壁飾以凸起的圓形裝飾。整器呈碧綠色,內含分布均勻的小氣泡。根據玻璃碗的成分和裝飾判斷,它是典型的薩珊王朝製品。[6]

北周李賢墓考古發掘被列為198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李賢墓室周圍和墓道兩壁本來有內容豐富,描繪精美的壁畫40多幅,但因為歷年來發生了多次的坍塌,導致損毀了一大半,僅僅殘存了20多幅,這凸顯出地方政府一向薄弱的文物意識。[7]

家族

李賢家族是北周、隋朝和初唐時期的豪強世家,與北周和隋朝皇族關係密切。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其弟齊王宇文憲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因避忌,不能在宮中生活。宇文泰把宇文邕弟兄二人寄養在高平(今寧夏固原)李賢府邸6年,期間由李賢夫婦照顧長大。李賢墓志銘記載:「一門之中,為柱國者二、大將軍者三、開府者七、儀同者九、孤卿者六、方伯者十有五焉。至於常侍、侍中之任,武衛、武率之職,總管、監軍之名,車騎、驃騎之號,冠蓋交錯,劍佩陸離,胡可稱矣。」 在《北史》中記載李賢家族:「冠冕之盛,當時莫與比焉。自周迄隋,郁為西京盛族。」

  • 曾祖:李富,贈寧西將軍、隴西郡守
  • 祖父:李斌,襲領父兵,高平鎮將。
  • 父親:李文保,追贈涇原東秦三州刺史,大司空。
  • 二弟:李遠,字萬歲,使持節、柱國大將軍、陽平郡開國公。贈本官、陝州刺史,諡曰忠。
  • 幼弟:李穆,字顯慶,北周大司空、申國公、太保、原州總管、并州總管、太傅;隋文帝太師
  • 長子:李端,字永貴,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甘州刺史、懷德公。577年北周滅北齊戰役中陣亡,贈上大將軍,追封襄陽公,諡曰果。妻馮氏。
  • 次子:李吉,平東將軍、右銀青光祿、大都督。
  • 三子:李隆(又名李崇),字永隆,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適樂侯。位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國、廣宗郡公。在抵抗突厥侵犯時戰死,卒於陣中,時年四十八,追贈豫州刺史,諡號為壯。[8] 李賢曾孫女、李隆的孫女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北周太后楊麗華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歿於宮中,時年九歲。楊麗華十分悲痛,以厚禮葬之。李靜訓母親是隋朝太后楊麗華的獨生女宇文娥英,父親李敏為隋朝柱國、光祿大夫、岐周刺史、澧國公。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墓冢出土青金石雞血石鑲金項鍊、金扣玉盞、高足金杯、波斯風金手鐲等文物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 四子:李軌,字孝軌,開府儀同大將軍、升遷縣伯。
  • 五子:李詢,都督、左侍上士。隋上柱國、營新都大監、襄隰二州總管、民部侍郎、隴西郡襄公。子李方元,隋成州刺史、隴西郡公。李方元生邛州別駕隴西公李紹。
  • 六子:李諲,字孝諲。
  • 七子:李綸
  • 八子:李孝忠
  • 九子:李孝禮
  • 十子:李孝依
  • 十一子:李孝良
  • 十二子:李抱罕

相關

傳記資料

外部連結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25》,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59》,出自李延壽北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1. ^ For a Chinese transcription: Wu, Jui-Man. MORTUARY ART IN THE NORTHERN ZHOU CHINA (557-581 CE): VISUALIZATION OF CLASS, ROLE, AND CULTURAL IDENTITY (PDF).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2010: 198-200 [2022-05-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21). 
  2. ^ Wu, Mandy Jui-man. Exotic Goods as Mortuary Display in Sui Dynasty Tombs--A Case Study of Li Jingxun's Tomb. Sino-Platonic Papers. 2004, 142 [202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8). 
  3. ^ CARPINO, ALEXANDRA; JAMES, JEAN M. Commentary on the Li Xian Silver Ewer.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1989, 3: 71–75 [2022-05-29]. ISSN 0890-44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8). 
  4. ^ Whitfield, Susan. Silk, Slaves, and Stupas: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3 March 2018: 174 [2022-05-29]. ISBN 978-0-520-9576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8) (英語). 
  5. ^ 孫琪. [guqianpu.com/news/2133.html 北周李贤随葬俑气势恢宏仪仗阵] 請檢查|url=值 (幫助). [2020-05-01]. 
  6. ^ 禹麗敏 朱 磊. 北周李贤墓出土的凸钉玻璃碗. 中國西藏網. [2020-05-01]. 
  7. ^ 一座只有15平方古墓两次现险情两次惊动国家文物局. [2020-05-01]. [失效連結]
  8. ^ 北史·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