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朴一禹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朴一禹
本名朴一禹(박일우)
別名王巍、王魏、朴一宇
出生1904年
 大韓帝國咸鏡北道間島
逝世1955年
國籍 大韓帝國(1904─1910年)
 大日本帝國(1910-1945年)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籍貫平安道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朝鮮勞動黨 朝鮮勞動黨(被開除黨籍)
效命 中國共產黨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
朝鮮人民軍
軍銜 中將
參與戰爭

朴一禹(韓語:박일우,1904年),曾用名王巍、王魏、朴一宇,朝鮮政治人物及共產主義者延安派之一,後來被金日成處死。[1]

生平

原籍平安道,生於間島附近一個貧農家庭。1930年代初在延邊龍井中學任教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流亡關內。1936年左右,王巍在北京南口的(鐵路)扶輪小學任體育教員。七七事變後,1937年冬天參加了平西第一游擊支隊。1938年1月,王巍到晉察冀軍區,3月20日隨鄧華支隊(獨立師暨第一軍分區政委鄧華率領第三團由淶源縣入境,經過金水口、泡兒上、大河南)返回平西開闢根據地,1938年4月王巍擔任敵後抗日根據地宣(化)涿(鹿)懷(來)聯合縣政府縣長。縣長王巍在大會上發表就職講演,號召各界人士團結起來,保衛家鄉,保衛祖國,打敗日本侵略者。1938年5月27日,又隨宋 (時輪)鄧 (華)的八路軍第四縱隊去冀東,擔任縱隊敵軍科科長。1938年7月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任薊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1938年10月,鄧華支隊為開闢新區工作,由王巍任政治工作團團長,在淶水縣王各莊村組建了淶涿聯合縣抗日戰地動員委員會。1939年春,房(山)淶涿聯合辦事處舉辦「青壯年知識分子訓練班」, 集訓三個星期,縣長王巍親自給學員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毛澤東《論持久戰》等,指導理論學習,請部隊首長講軍事課,請文化教員講業務課等。1940年3月,王巍任淶涿聯合縣辦事處主任(即縣長),辦事處由王各莊轉移到龍安村。940年6月,冀熱察區黨委決定,將淶涿工委改稱中共淶涿縣委員會,同時辦事處改稱淶涿縣抗日民主政府,王野舟任縣委書記,王巍任縣長,轄六個區,淶水平原境內有四個區,涿縣平原兩個區。淶涿縣委、縣政府由龍安轉移到黃安村。王巍為人忠厚老實,作戰非常勇敢。1942年7月,赴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據地參與創建朝鮮獨立同盟和朝鮮義勇軍,任朝鮮獨立同盟中央常務委員、朝鮮義勇軍副司令。後赴延安,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2月兼任朝鮮革命軍政學校副校長,期間擔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的參議員,是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大會的候補代表並發言。

1945年8月10日,奉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命令開赴東北。1945年11月朝鮮義勇軍在瀋陽郊區重新整編,任朝鮮義勇軍副司令兼政治委員、第五支隊政治委員,開赴延邊地區,參加了創建東滿根據地的工作,期間於1945年12月-1946年3月任中共延邊地委委員。1946年3月,根據東北局《關於朝鮮義勇軍暫編方案》,他與朴孝三等奉命率領朝鮮義勇軍骨幹2000人回國。

當選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到1953年8月朝鮮勞動黨二屆六中全會上被免去),擔任中央幹部部部長。1947年2月任朝鮮人民委員會內務局長。當選為第一屆最高人民會議議員,出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副首相兼內務省相(1948年9月-1953年3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出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委員會副書記(實際未到任),11月任朝鮮人民軍前線司令部副司令官(1950.11-1952.2),12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司令部(中朝聯司)副政治委員(1950.12-1952.2)。

1951年金日成以「平壤失守」和「作戰不力」為由解除了延安派勢力最大的人物、民族保衛省副相兼人民軍炮兵司令武亭的職務。被認為是毛澤東個人代表的內務相朴一禹在1953年2月所任的中朝軍隊聯合司令部副政委一職被崔庸健取代,3月朝鮮內閣改選時也被解除內閣內務相職務,改任遞信相(郵政部長),8月朝鮮勞動黨二屆六中全會上在清洗朴憲永集團後又被免去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職務。1955年4月的朝鮮勞動黨二屆十六中全會上,金日成公開宣布朴一禹作為「反黨宗派分子」,被開除出黨,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崔庸健替代了他的位置)。最後被金日成處死。

軼事

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楊迪在回憶錄里提及,毛岸英所在的志願軍司令部之所以遭轟炸是他在白天違反煙火管制做蛋炒飯的結果。而蛋炒飯所需的雞蛋是時任朝鮮人民軍次帥的朴一禹送的。[2][3]

參考資料

  1. ^ 存档副本. [2008-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3). 
  2. ^ 中國網友評《長津湖》提「蛋炒飯」 暗諷毛澤東之子惹禍上身. 自由時報. 2021-10-13 [2024-09-15]. 
  3. ^ 鄢, 烈山. 2009中国杂文年选. 花城出版社. 2010: 59. ISBN 978753605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