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行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戰地行紀》(Journey to a War)是威斯坦·休·奧登克里斯多福·伊舍伍於1939年出版的一本書,以散文和詩歌的形式記錄了兩人在1938年2月至6月抗日戰爭期間在中國的觀察[1]

背景

1937年,奧登依據他和好友路易斯·麥卡尼斯的北歐之旅寫成的《冰島來信》由蘭登書屋法伯出版社出版,受到好評,銷量也不錯。兩家出版社於是邀請他和伊舍伍再寫一本旅行讀物,並要求地點定在中國。這是兩人第一次前往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他們都不會說中文,對遠東也不是很了解。[2]

奧登曾在1937年於西班牙戰爭前線待過一段時間,但遇到很多麻煩,並因其《西班牙》一詩和喬治·奧威爾發生筆戰。而伊舍伍很後悔自己沒去成西班牙,因此這次兩人都希望用中國之行彌補遺憾。奧登說:「所有的藝術家都必須擔負起一點新聞記者的職責......我們會有一場屬於我們自己的戰爭。」[2]

經過

兩人在中國碰到了大量政軍界、文化界要人,並留下記錄甚至影像。他們在廣州拜會曾養甫吳鐵城;在漢口拜會陳納德馮·法肯豪森史沫特萊宋美齡蔣介石;在西安拜會蔣鼎文;在徐州拜會李宗仁;之後,兩人一度抵達台兒莊前線。[2]

回到漢口後,他們參加了一個歡迎茶會,田漢洪深穆木天馮玉祥到場。他們接受了《大公報》記者唐納的採訪,並訪問武漢大學,會見陳西瀅等10多個教授。此後,兩人還見過杜月笙周恩來[2]

之後,他們在南昌會見熊式輝;在金華會見黃紹竑;在上海通過項美麗結識邵洵美,並拜會路易·艾黎[2]

評價

在漢口時,奧登曾在其書信中說:「探究這場中國的戰爭,有如卡夫卡的一篇小說。」[3]

書中的十四行組詩《戰爭時期》(或稱《戰時十四行》)等作品是奧登成熟期的作品。門德爾松在《早期奧登》一書中評價《戰爭時期》為「30年代奧登詩歌中最深刻、最有創新的篇章,也許是30年代最偉大的英語詩篇」。[2]

參考文獻

  1. ^ 李玉錦. 《戰地行記》的跨國現代主義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20.DOI:10.26962/d.cnki.gbjwu.2020.000482.
  2. ^ 2.0 2.1 2.2 2.3 2.4 2.5 馬鳴謙. 《战地行纪》:七十四年后的重访. 中國作家網. 2013-03-11 [202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3. ^ 馬鳴謙.《戰地行紀》成書的前前後後[J].書城,2013,No.80(01):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