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小酒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希臘小酒館

希臘小酒館(德語:Griechenbeisl),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歷史最悠久的餐廳,創建於1447年。這家餐廳靠近聖三一希臘教堂。餐廳名稱來自於維也納和東方之間密切的貿易關係。在16世紀時,酒館附近因希臘人眾多而稱為希臘區。現在這家餐廳也提供維也納風格的食物。

餐館歷史

希臘小館的得名於居住在餐館附近的希臘人,這些從地中海東部來的商人大多從事貿易,他們與維也納之間的貿易來往大概可以上溯到巴本堡王朝時代。

希臘小館首次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1447年。今天的希臘小館早在1500年曾被叫做「黃鷹樓」(gelben Adler,一幢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物,Griechenbeisl 7, 1636年)。後來又一度被稱作「紅頂屋」,這一名稱與1200年的城防工事相關,同時又融合了14世紀哥特式住宅樓得風格。1762年,它曾被叫做「金天使餐館」,或「萊星博格餐館」。17世紀中葉,由於來自地中海東部的商人在肉市街雲集居住,該區域曾一度有「小希臘」之稱。所以才有了一直沿用至今的名稱「希臘小館」,但該餐館一直以維也納餐飲為經營特色。

對希臘小館而言,1852年是它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當時的房東Leopold Schmied決定將波希米亞Pilsen地區的全新口味啤酒「Pilsner Urquell」引入維也納並首次在希臘小館推出。直到今天,希臘小館仍是維也納Pilsner Urquell啤酒的先驅。然而在過去,希臘小館的主入口並非像今天一樣是肉市街,而是希臘街被當作餐館的大門。朝向肉類市場的臨街房屋被闢為商業店鋪。希臘街後面的鵝卵石廣場,是希臘小館露天餐飲花園。

在17世紀,民謠歌手兼風笛手馬克思·奧古斯丁(著名的「親愛的奧古斯丁」)經常在這裡演出。

據傳說,「親愛的奧古斯丁」,是維也納流浪歌手、風笛手和即興詩人,他常常演唱些自己編詞譜曲的小調,以取悅希臘小館的客人。據說他於1679年維也納瘟疫期間酒醉躺在大街上,然後被扔進了聖烏爾里希教堂的一個瘟疫坑。 當他酒醒後,被人發現拉出死人堆里。

今天在希臘小館的入口處,我們可以看見隔着鐵珊蘭的地下室坐着奧古斯丁雕像,人們可以把硬幣投進他的帽子裡。

希臘小館1963年的重建時,人們發現了三個炮彈,這些炮彈令人回憶起1529年維也納被土耳其第一次圍困。但它們更有可能是因為在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圍困維也納時期轟炸殘留的炮彈。後來,這三枚炮彈被鑲嵌在希臘小館通往樓上的樓梯右側,至今仍然吸引着欲一覽究竟的來訪者。

建築一樣,這家餐館已經發展並延續了幾個世紀。總的來說,餐館有八間餐廳,每間餐廳都濃縮着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風格。

希臘小館底層

  • 「Zitherstüberl」(一種類似古箏的奧地利民族樂器,至今仍有現場表演):是希臘小館歷史最為悠久的餐室。
  • 馬克吐溫」餐廳:被列入奧地利文物保護名單,餐室的天花板陳列着許多世界名人的簽名。
  • 圓桌餐廳:餐廳內有一張古老的大圓桌,曾傍着這張大圓桌就餐的均是維也納名流。
  • 音樂餐廳:位於餐館底層,靠街一側的橢圓形玻璃窗有彩色雕花。
  • Carlsbader 餐廳:寬敞,高品質的餐廳,陳列有卡爾斯巴德的紀念品。

希臘小館一樓

統稱奧古斯丁餐廳(Augustin Stuben):包括三個獨立的小餐廳,「蠟燭餐廳」(Kerzenstüberl)、「畢德麥雅餐廳」(Biedermeierzimmer)和「狩獵餐廳」(Jagdzimmer)。一樓最初是一個公寓,後改建為餐廳。儘管改為餐廳了,但其民居的風格和氛圍得以保留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紀的街道鑲邊石,建築外部帶有裝飾風格的蠟燭台,以及內院的開放式進口,都令人流連忘返。

建築歷史

今天我們看到的希臘小館這幢建築物,首次有史料記載的是1350年。當時的房東是一個家境富裕的擁有騎士頭銜的人,他在維也納的擁有好幾處房產。1385年,該建築與毗鄰的Lilienfeld修道院一起出售。那時,相鄰的街道和廣場有其他名稱,譬如「Krongasse」、「ZurBürgermusterung」、「Oberer Hafnersteig」或「auf dem Steig」等等。目前尚不清楚的是庭院中的塔具有哪些具體功能。大概,下部可以作為倉庫,上部用於居住。然而,建築物附近中世紀城市防禦工事的一部分不太可能與塔有關。從外部和內部可以看出,建築物在樓層內有不同的高度。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該建築不是一次性建造的,而是通過幾個世紀以來慢慢「成長」的。

從建築左側的一個狹窄的螺旋樓梯可以通往樓上,今天餐館的一些餐廳(「蠟燭餐廳」、「俾斯麥餐廳」、「狩獵室」)就在那裡。

即使是現在作為酒窖的地下室也不是一次性建造的,而是分幾個階段建造的。該建築最古老的部分,延伸到離此不遠的今日的瑞典廣場,可以追溯到13世紀甚至更久以前。「即使在羅馬時代,也可能建造了城牆,而這些城牆都由大型雕刻的方石所構成的。」

該建築的地下室是連接維也納市中心大部分地區的拱形酒窖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可以從這個地下室安全地穿行到更遠的距離。但是,現在只能從進入鄰近建築物的酒窖。

名流客人

幾個世紀以來,希臘小館是許多著名藝術家,學者和政治家的聚會場所。譬如,民謠歌手奧古斯丁、音樂家莫扎特、音樂家貝多芬、音樂家舒伯特、德國作曲家瓦格納、奧地利音樂家約翰·斯特勞斯、德國作曲家理查德·斯特勞斯,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奧地利畫家瓦爾德·穆勒、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奧地利劇作家詩人弗朗茨·格里帕澤、奧地利劇作家約翰·奈斯托伊、奧地利畫家施文特、俄羅斯歌劇演唱家沙利亞潘、1897-1910維也納市長卡爾魯格、德國飛行員齊柏林、奧地利畫家林茨、奧地利畫家柯克西卡、意大利歌劇演員帕瓦羅蒂、美國鄉村歌手凱西、美國歌手馬尼羅、德國作曲家洪佩爾丁克、英國搖滾歌手菲爾·柯林斯、奧地利演員菲利普、德國演員阿道夫、奧地利演員伯姆、奧地利畫家席勒、奧地利藝術家郝文、奧地利指揮家穆蒂、普魯斯外交家俾斯麥、美國指揮家亞洛夫、美國游泳名將韋斯穆勒、瑞典攝影家赫定、奧地利歌唱家司拉芬、奧地利作曲家蘇佩、德國演員阿爾博思等在希臘小館馬克吐溫餐廳留下了珍貴的簽名。馬克吐溫在維也納逗留時期也是希臘小館的常客。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