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提琴協奏曲 (孟德爾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39年時的門德爾松肖像畫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德語:Violinkonzert e-Moll)是門德爾松的第64號作品,也是其最後一部重要的協奏曲,在世界上最為流行,同時也是最常被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1][2]。按照常見的演奏速度,演奏本曲需要半個小時。這支小提琴協奏曲同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3]。主要的唱片公司,例如德意志留聲機DECCA等都曾出版過這四首協奏曲的專輯。[4][5]

門德爾松從1838年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時開始構思這支曲子,一直到1844年才完成,前後歷時7年。第二年1845年3月13日在萊比錫進行了首演,不過作曲家本人未能擔當指揮。在創作本曲的過程中,門德爾松一直向他兒時的好友,小提琴演奏家費迪南·大衛徵求意見。門德爾松曾經在12到14歲之間寫過一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不過這支曲子遠不如e小調的有名,也很少被演奏。同一時期他正在創作弦樂交響曲[6]。1951年耶胡迪·梅紐因修改並演奏了這支d小調協奏曲,從而使它重新被世人所知[7]

歷史

費迪南·大衛,小提琴演奏家,也是門德爾松的好友。門德爾松在創作本曲的過程中多次同他通信

1835年,門德爾松被任命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指揮[8]。他指定自己的兒時好友,小提琴手費迪南·大衛英語Ferdinand David樂團首席[9]。這次合作促成了了本支協奏曲。在1838年7月30日寄給大衛的一封信中,門德爾松寫道「我希望在下一個冬天為你寫一支小提琴協奏曲。我的腦海中飄蕩着一支e小調的曲子,它的開頭使我無法平靜」[10]

門德爾松並沒能在第二年冬天寫出這支曲子,而是又花了6年時間,之所以用了這麼長時間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門德爾松對自己的第三交響曲產生了懷疑[11][12],他曾受腓特烈·威廉四世邀請前往了柏林,而這一段時光並不愉快[13]。不過門德爾松和大衛在此期間一直保持着通信聯絡[10],門德爾松經常向大衛請教技術和創作上的建議。實際上,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是最早的有小提琴演奏者參與其中的曲目之一,它也影響了很多後世的作品創作[12]。門德爾松的簽名顯示,完成的日期為1844年9月16日,但是直到首次公演,門德爾松仍然在向大衛尋求建議[9]

首演

1845年3月13日,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在萊比錫首演,費迪南·大衛負責小提琴獨奏。由於疾病門德爾松沒能指揮首演,首演指揮家為丹麥作曲家尼爾斯·加德。由於反應極好,作品在1845年10月23日再次演出,由門德爾松親自指揮,小提琴演奏者依然為費迪南·大衛[12]

值得一提的是,1845年11月10日,這首協奏曲移師至德勒斯登演出,原本該場音樂會的曲目為舒曼鋼琴協奏曲(之首演),但因為克拉拉·舒曼告病的緣故,改為孟德爾頌協奏曲。原先,孟德爾頌仍屬意由大衛擔任獨奏,後者無法配合,最終由年僅14歲的約瑟夫·約阿希姆負責小提琴獨奏。約阿希姆的演出大受好評,是他演奏家生涯的重要一步。

出版

分析

這部協奏曲在許多方面都進行了創新,門德爾松在許多地方背離了傳統的協奏曲,比如樂曲幾乎剛開始時他就安排了獨奏小提琴出場,他在自己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中也做了同樣的舉動。[14]雖然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但門德爾松先讓獨奏小提琴演奏,然後才是樂隊。傳統的協奏曲則是利用樂隊開場,然後再讓獨奏者演奏幾乎是相同的內容。[12]

作為協奏曲的一部分,本曲的華彩樂章同樣也很特別[11],它被安排在重現部之前[12]。在典型的協奏曲中,華彩樂章是由獨奏者即興創作而且位於樂章的末尾,排在重現部的後面和尾聲的前面。[15]

這部協奏曲同先前的小提琴協奏曲大不一樣,因為它的樂章之間沒有停頓[11]。前兩個樂章之間由巴松管連接,行板結束後幾乎立刻轉入第三樂章[16]。這樣的連接是為了防止觀眾鼓掌,同當代的觀眾不同,當年的觀眾常常在樂章之間鼓掌[12]。這也是門德爾松首次運用這種技法,在他的《蘇格蘭交響曲》和一些鋼琴協奏曲中他也運用了同樣的手法[17]

在本曲中,獨奏小提琴有時僅僅是給樂隊伴奏而已。比如再現部的開頭獨奏小提琴運用擊弓的部分,對當時的小提琴協奏曲來說也是全新的嘗試。[11]

配器

本曲配器如下[2][12]

此外,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2 2 0 0—tmp—str"[18]

結構

這支曲子包含三個樂章,它們的節奏標記如下:

  1. 很熱情的快板(義大利語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e小調
  2. 行板(義大利語AndanteC大調
  3. 不太快的稍快板 – 很活潑的快板(義大利語Allegretto non troppo – Allegro molto vivaceE大調
第一樂章:很熱情的快板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開頭

通常用時:12-14分鐘

第一樂章採用了奏鳴曲式,作曲家沒有遵循傳統做法讓整個樂隊同時演奏以作為序奏,而是在半小節的分解和旋之後以小提琴獨奏作為開始[17]。開頭的這段e小調的旋律正是使門德爾松無法平靜的那串音符[14]。作曲家在之後通過級進音程對主題加以變化,最後結束在e小調上。經過五度的下降音符之後,樂隊重複了開頭的主題[12]。通過樂隊對主題的進一步發展,第一樂章進入了三個段落組成的連接部,作為進入副部之前的過渡。狂亂的連接部旋律同主題接近,先由雙簧管奏出,再轉入獨奏小提琴[17]。在小提琴G空弦持續音的伴奏中,平靜的G大調副部由長笛、單簧管以四重奏的形式演奏出來[19],然後再由小提琴銜接下去[14]。小提琴單獨奏出主題的呈示部,然後是一個短小的尾聲。副部和主部在相互交替中進入了展開部,發展部結束後則是新式的華彩樂章。門德爾松直接寫出了華彩樂章而不是像通常那樣由小提琴演奏者即興發揮[9]。華彩樂章的節奏從八分音符轉入連音,最終轉入十六分音符[11],這需要獨奏小提琴使用擊弓的技巧[20]。華彩樂章結束後是再現部,在小提琴的伴奏下,e小調的主題通過長笛、雙簧管重現出來。在再現部中,開場主題通過E大調的副部重現出來,接着又轉回了e小調。樂曲的最後,節奏加快,作曲家在這裡標記了急速[20]。第一樂章的最後,巴松管奏出一個B調持續音將旋律轉入了下一樂章。

第二樂章:行板
行板部分的主題

通常用時:8-9分鐘

第二樂章採用了ABA形式的三段體,擁有兩個對比性的主題,很容易讓人想起門德爾松自己的無言歌[11]三段體中的第一段安靜甜美,為6/8拍的中音C。之後樂曲的調性轉變為g小調,雖然內容是對首部的變化,但情緒不如首部穩定。當調性恢復到C大調後,樂曲恢復了平靜。[17]中段採用急促的敲擊,獨奏小提琴大量採用雙音和八度音演奏,同樂隊一起營造出惆悵的情緒。[15]接着第一主題再次出現,隨後回到首部。在以C音結束以前,獨奏小提琴需要熟練的顫音進行伴奏,這使得本樂章的結尾歸於平靜。[12]

第三樂章:不太過分的快板 – 非常歡快的快板
非常歡快的快板開頭部分

通常用時:6-7分鐘

儘管第二樂章的結尾有一個暫停,但門德爾松並不想在這裡停頓。第三樂章為迴旋奏鳴曲式[19],開場需要獨奏小提琴和弦樂隊演奏出e小調的前14個小節,它使人回憶起樂曲的開頭[20]。這使得終章非常活潑也充滿了熱情,終章的開頭是由小號演奏的開場小號[12] 接着是樂章的主部,這個快速的主題很像門德爾松為《仲夏夜之夢》所做的配樂。[21]之後進入簡短的B大調第二主題,在這段主題需要獨奏小提請演奏出一系列不斷起伏的琵音,使人想起了第一樂章的華彩樂章。接下來樂隊演奏了開篇旋律的變體,這之後則是短小的G大調展開部。除了弦樂隊增加的復調旋律外,再現部和呈現部非常接近。在木管的伴奏下獨奏小提琴拉出一長段顫音[11],一段短小的華彩樂章後迎來了本章的尾聲。

評價與影響

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影響了很多作曲家,他們將這部協奏曲的形式用在了自己的作品中[14]

比如說,柴可夫斯基在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中同樣將華彩樂章放在再現部的前面,而西貝柳斯的小提琴協奏曲則把華彩樂章作為發展部的擴展[11]。在這支協奏曲之後很少有作曲家不再寫出華彩樂章,像莫扎特或貝多芬時代那樣任由獨奏小提琴發揮[14]。不間斷的演奏方法同樣影響了一些作曲家,比如李斯特第2鋼琴協奏曲[11]

這支協奏曲剛一出演就獲得了巨大成功,初演之後獲得了評論家們的好評[22]。在19世紀末,就被認為是演出曲目中最偉大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11] 。它也成為了門德爾松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即便20世紀初門德爾松的音樂地位下降時,這首曲子仍然經常被演奏[8] 。1906年,約瑟夫·約阿希姆在他75歲的生日宴會上這樣說[12]

這部作品名聲很大使得很多小提琴演奏家都試圖征服它[23]。因而幾乎所有的小提琴演奏家都曾經錄製過這首曲子,甚至包括那些早期小提琴藝術家或是留存作品很少的演奏者,比如歐仁·伊薩伊[24]。即便如此,這支曲子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戰性,通常被認為有一定的難度[25]

參考資料

參照
  1. ^ Dane, J. Facility & Mastery: Felix Mendelssohn.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7-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5). 
  2. ^ 2.0 2.1 Mendelssohn, F.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Dover Miniature Scores (1999)
  3. ^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新北市私立精緻之家幼兒園. [201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4. ^ The Great Violin Concertos. decca. [2013-06-23]. [永久失效連結]
  5. ^ The Great Violin Concertos. DG. [2013-06-23]. 
  6. ^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SheetMusicPlus. [201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5). 
  7. ^ Humphrey Burton (2000), Yehudi Menuhin, A Life. Lebanon, NH: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UPNE)
  8. ^ 8.0 8.1 Mercer-Taylor, P. J.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endelssohn, CUP (2004)
  9. ^ 9.0 9.1 9.2 Ferdinand David, Musical Times Vol. 47, No. 761
  10. ^ 10.0 10.1 Dr. Rietz, J. Letters of Felix Mendelssohn, 1833–1847, Ayer (1970)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Keefe, S. P.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Concerto, CUP (2005)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Steinberg, M. The Concerto: A Listener's Guide, OUP (1998)
  13. ^ Jacobson, J. H. The Classical Music Experience, Sourcebooks, Inc. (2002)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Kerman, J.Concerto Conversations, HUP (1999)
  15. ^ 15.0 15.1 高婀娜. 精致的笔法 浪漫的情怀——读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內蒙古藝術. 2009, 2: 33–37. 
  16. ^ Wilson, C. Notes on Mendelssohn: 20 Crucial Works, Eerdmans Books (2005)
  17. ^ 17.0 17.1 17.2 17.3 張夢榕. 才华的展现与心血的凝聚——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碟沉香. 2010-06-01 [2013-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18.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255. ISBN 0-8108-3228-3. 
  19. ^ 19.0 19.1 Stowell R.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Violin, CUP (1992)
  20. ^ 20.0 20.1 20.2 Mendelssohn, F.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Bärenreiter (2005)
  21. ^ Mendelssohn's Violin Concerto. BBC. [2013-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31). 
  22. ^ Mendelssohn, F.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Eulenberg Miniature Scores
  23. ^ Reel, J. All Things Strings: Give it a Break. Strings Magazine, No. 147. [2007-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9). 
  24. ^ Monsaingeon, B. (Director) and NVC Arts Great Performances – The Art of the Violin, Warner Music Vision [DVD] (2000)
  25. ^ Violin Masterclass' Graded Repertoire. [2007-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7). 
樂譜
  • Edition Eulenburg No. 702. London: E. Eulenburg Ltd. Plate EE 3802. Foreword by Max Alberti.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