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祥復
出生(1942-09-04)1942年9月4日
 中國四川重慶
逝世2019年6月17日(2019歲—06—17)(76歲)
 中國重慶
教育程度范德堡大學藥學院博士(1969年)
職業中科院院士
頭銜
  • 香港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原生物學部),1999年)

孔祥復(1942年9月4日—2019年6月17日),生於四川重慶,原籍湖北陽新中國分子生物學家。[1]孔院士是國際上採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中藥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他擁有三項與中藥研究相關的美國專利。以上相關的研究在國際知名和頂尖雜誌(如Sciences, nature, PNAS, JBC等)發表高水平論文384篇,論文已被引用數千次,其中單篇論文最多被引用近千次。

生平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後[2],1969年獲美國范德堡大學藥學院博士學位。香港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所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3]

80年代初,孔祥復院士首創單克隆抗體親和純化干擾素的技術方案。在創立國際上第一個重組人干擾素的工業化流程方面作出了關鍵性的貢獻, 並取得重組人干擾素的晶體。

80年代中後期,孔院士開始了細胞信號傳導癌基因發育生物學研究,完整系統地闡明了BMP-4基因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信號傳導通路。闡明了Ras基因和腫瘤的關係,發現Ras基因引起癌變需要磷酸脂酶C及神經生長因子對Ras信號的作用。

由於孔院士在生物醫學方面的卓越成就,1971年至1986年任美國羅氏製藥公司分子生物研究所的生化部高級研究員、研究主任,1986年出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 生化生理實驗室主任,成為NIH中學術地位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之一。先後獲NIH傑出成就獎NIH十大優秀實驗室主任香港地區傑出研究獎。近年,孔院士又繼續在生物學方面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並對神經及血液發生提出了多項創見。

香港回歸後,出任香港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及分子生物學講座教授。2005年,就任香港中文大學「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講座教授。2010年11月5日,被重慶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聘為病理研究所終身教授、西南癌症中心名譽主任。此外還擔任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

2019年6月17日在重慶逝世,享年76歲。

參考文獻

  1. ^ 孔祥复院士逝世-光明日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19-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2. ^ 國立中興大學傑出校友 - 孔祥復介紹 (PDF). [2012-11-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18). 
  3.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孔祥复. [2016-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