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工河
大人工河(النهر الصناعي العظيم,Great Man-Made River,簡稱GMR)是處於利比亞境內的大型人工供水與灌溉工程。該供水工程將位於撒哈拉沙漠中的努比亞砂岩地下水系統貯藏的古地下水通過巨型管道輸送到地中海沿岸的利比亞各大城市。整個工程包括一千三百餘座水井,其中大部分的井的深度超過500米,每天可以為的黎波里、班加西、蘇爾特和其餘城市提供六百五十萬立方米的淡水,是迄今世界最大的灌溉工程[1]。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將其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2]。
歷史
1950年代起,利比亞相繼通過了開展石油調查的礦產法和授予私營企業建設油井權的1955年石油法,其南部的資源調查工作迅速開展起來。調查的結果是不僅找到了大量的石油,同時發現了國土南部的四個盆地正處於世界最大的古地下水系統-努比亞砂岩地下水系統範圍內,儲藏有大量的古地下水[3]。
利比亞氣候乾燥,降水量很少,僅有2%的國土有足夠的降水可進行耕種,故歷史上利比亞政府使用重複利用雨水的辦法來維持城市的用水需要。1960年代後,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口壓力的增大,利用發現的大量古地下水建造巨大的人工輸水網絡的想法被提出,該工程計劃將古地下經過幾百公里的管道向北輸送到臨地中海的地區以滿足城市人口的需要。但由於技術、人力和資金條件的限制,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付諸實施。
工程
1983年10月3日利比亞總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議案,由卡扎菲政府投資,設立大人工河項目委員會負責工程的建設,美國KBR公司和普林斯兄弟公司負責最初的工程設計,整個工程分為五期,總的花銷超過二百五十億美元。利比亞宣稱不接受發達國家的援助和世界銀行的貸款。但1990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參加工程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進行了培訓[4]。
第一期工程如示意圖中黑色線路所示,先在塔澤堡綠洲建立井區和取水站,所獲得的日均一百萬立方米的地下水經過二百多千米的管道,運送到薩里爾附近的兩個巨型水塔中。同時薩里爾井區也取水一百萬立方米。共二百萬立方米的水通過管道傳送到直徑為四百米,容量為四百萬立方米的艾季達比耶蓄水池。隨後分為兩路,向西送入班加西,向北送入蘇爾特,同時在這兩地建立大型蓄水池以備夏季和旱災不時之需。1984年8月28日穆阿邁爾·卡扎菲在薩里爾地區為工程奠基,標誌工程啟動。來自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和日本的建築材料通過位於蘇爾特灣的石油重鎮布雷加運往工地,如工程管道所需的能抵抗強大水壓力的預力混凝土就是在意大利Redaelli Tecna S.p.A公司在那不勒斯的工廠製造,運到在布雷加和薩里爾的工廠製造每根重達80噸的圓柱形水管。1991年8月28日,一期工程正式竣工。
1989年8月26日,第二期工程啟動,如示意圖中藍線,先在東賈巴爾哈索納(East Jabal Hasouna,EJH)和東北賈巴爾哈索納(East North Jabal Hasouna,ENJH)建立兩個井區。所得日均二百六十萬立方米的古地下水經過管道輸入塔爾胡納和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1996年九月二期工程竣工。第三期工程增設卡夫拉(kufra)井區、增加十三座水泵站,增設輸水管道,將一期工程的日均兩百萬立方米的輸水量提高到日均三百六十八萬立方米。
第四、五期工程尚未完成,計劃包括擴建已有輸水網絡,在古達米斯和賈格布伯建立井區和水庫,將古地下水運送到圖卜魯格及其附近港口,連接艾季達比耶蓄水池和圖卜魯格,最終的目標是以蘇爾特為中間樞紐,將蘇爾特以西為的黎波里輸水的管道和以東為班加西輸水的管道連接成一個大的輸水網絡。
收益與爭議
大人工河所提供的日均四百多萬立方米的淡水已經成為利比亞的主要水源之一,所得地下水的66%被用於農業灌溉,到2002年底為止,已經可以灌溉十四萬五千公頃的土地上的兩千多個農場,使得原來的乾旱地區出現了很多以噴灌機為中心的耕種區,提升了利比亞的農業生產狀況;32%用於人民生活用水,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用水衛生狀況,2%用於工業用水,多供給石油開採所用。[5]。
但隨着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其費用已低於相同量的地下水的輸送費用,於是對於是否繼續完成大人工河的剩餘部分存在着很大爭論。還有生態學者認為,古地下水是不像多數的含水層能得到自然降雨滲透的補給,所以被視為非再生資源,過量採用古地下水會破壞沙漠地區的生態環境[6]。
2011年的利比亞內戰中,北約轟炸了大人工河,管道遭到破壞,很多利比亞人失去淡水供給。[7][8]
參考文獻
- ^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8 Boo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SBN 978-1-904994-18-3
- ^ Water-Technology. [201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6).
- ^ Waniss A. Otman, Erling Karlberg,The Libyan economy: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positioning, ISBN 978-3-540-46460-0, page 163-164
- ^ 存档副本. [201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5).
- ^ Waniss A. Otman, Erling Karlberg,The Libyan economy: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positioning, ISBN 978-3-540-46460-0, page 167
- ^ 存档副本.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存档副本. [2011-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 ^ Waduge, Shenali. UN member States must demand probe & action against NATO War Crimes. The Salem News. October 14, 2011 [23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