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壁下山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壁下山是中國浙江省東北部的一個島嶼,處於馬鞍列島的中部,東臨嵊山洋

地理

壁下山陸地面積1.18平方公里,包括潮間帶總面積1.44平方公里。北部安基山為最高點,海拔161.2米。分為壁下和安基(羊毛洞或野貓洞)兩個半島,而在1975年前實為壁下山和野貓洞(又稱羊毛洞、安基,當地方言中羊毛和野貓諧音)兩個獨立海島,中間為一狹窄水道。1964年連接兩島的一座木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1975年通過填海築堤兩島最終合併為一體,統一稱為「壁下山」。

人口

現在的居民為清康熙年間開放海禁後遷來的沿海漁民後裔,祖籍多為溫州寧波岱山。寧波裔居民多居住原壁下山,溫州裔居民多居住原安基山。2000年人口普查時,有534人,以安基為多,故島上居民以溫州裔為多。

行政

1950年7月10日解放軍進駐,屬嵊山鎮管轄。1954年置壁下鄉,管轄壁下山、安基山、大盤山等島。1958年置壁下人民公社,1984年7月復置壁下鄉,下設安基、壁下、大盤3個村,鄉政府駐地在安基。2001年壁下鄉撤消,併入嵊山鎮,2005年後,原壁下鄉區域內設立壁下社區,壁下山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