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反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反漢,又稱排漢仇漢,是指反對、排斥及仇視漢族的言行[1]

簡介

元代,作為基層的達魯花赤一職,不管是元朝初期、中期或晚期,族群結構變動不大,以色目人為主,蒙古人為輔,說明了忽必烈立下的族群用人定製在路以下無法執行,由色目取代了蒙古人應該擔任的官職。再者,不分南北,即使是漢人也難任此官,顯示達魯花赤所代表的政治特性從未有根本改變[2]

清代在政治層面上施行的排漢政策,加深了滿族和漢族的矛盾,至19世紀末,滿漢矛盾的尖銳和普遍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幾乎朝中發生的每件大事,時人都有意無意地與滿漢問題相聯繫。清政權的種族化色彩愈益凸顯,而愈來愈多的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對種族化政權表示出愈來愈強烈的反感,由此造成惡性循環,滿族親貴愈不放心漢人,漢人的反對情緒也就愈高漲;漢人的排滿意識愈強烈,清廷對漢人也就愈發疑畏,互動連環的最後是對清朝統治資格的根本否定[3]

2014年,中國日報指出,自由亞洲電台維語部十多年來以介紹所謂「東突」歷史、文化及「東突問題」現狀,報道當前新疆社會敏感問題等為主要內容,實質上宣揚「仇漢」和「疆獨」思想[4][5]

曾節明指出,把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都批為「大漢族主義者」是一股帶有強烈仇漢情節的民族虛無主義,仇漢或者仇視任何民族都是不對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