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利比亞國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利比亞
用途海陸通用國旗[1]
比例1:2
啟用日期1951年12月24日(第一次);2011年8月3日(第二次)
形式三色橫旗,黑色帶子中央有新月五芒星
設計者全國過渡委員會
用途軍旗(海)​Small vexillological symbol or pictogram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flag
比例2:3
啟用日期2011年8月3日

利比亞國旗(阿拉伯語:علم ليبيا‎;柏柏爾語Acenyal n Libya)是利比亞國家象徵之一,現行的國旗於2011年8月3日重新啟用,是為三色橫旗,黑色帶子中央有新月五芒星。這面旗幟曾於利比亞王國時期使用,其後因利比亞前最高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推翻王朝而停用。2011年8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成功攻下的黎波里,並獲得聯合國承認,利比亞王國時期的國旗得以重新採用。並在2011年8月3日發布的《利比亞過渡階段憲法憲章草案》第三條中恢復了該國旗。[2][3]

設計

歷史

鄂圖曼帝國時期

在意大利入侵之前,利比亞是鄂圖曼帝國的領土,國旗以紅色為底色,紅色旗面中央有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4]

意屬利比亞時期

自1911年起,利比亞成為意大利的殖民地,國旗與當時的意大利國旗一樣,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中央繪有薩伏依盾形徽章。另外,為對抗意大利,部份利比亞人於1918年11月16日在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亞自行成立「的黎波里塔尼亞共和國」,國旗底色為淺藍色,中間有一棵綠色的棕櫚樹,棕櫚樹上有一顆白色星星。自共和國於1922年11月12日覆亡後,這面國旗已不再使用。(國旗模樣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4]

利比亞王國時期

利比亞王國於1951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其國旗也於同時採用,國旗是三色橫旗。中間黑色帶子代表昔蘭尼加地區,闊度是紅色和綠色帶子的兩倍。黑色帶子中央的新月五芒星是多數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的傳統標誌,這個設計來源自塞努西穆斯林教派黑底新月五芒星旗。紅色帶子代表費贊地區,亦象徵人民的鮮血;而綠色帶子代表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和伊斯蘭教,亦是繁榮的象徵。[5][6]

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時期

1969年9月1日,卡達菲領導的利比亞軍隊發動了武裝政變,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國旗變更為泛阿拉伯三色平行的阿拉伯解放旗

該旗幟與當時的埃及伊拉克敘利亞也門國旗相近。[7]

阿拉伯聯邦共和國時期

1972年,利比亞加入阿拉伯聯邦共和國,與埃及敘利亞共同使用圖案極其相似的國旗。國旗亦是橫旗,中央的老鷹圖樣為國徽,又稱為「薩拉丁之鷹」,鷹爪下方的文字則是用阿拉伯語寫的國名。[8]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時期

1977年,埃及總統沙達特出訪以色列,以尋求兩國和解。這在阿拉伯世界引起震驚,卡達菲亦極為不滿,於是與敘利亞一同退出阿拉伯聯邦共和國,並在3月2日將利比亞官方國名改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由於事出突然,沒時間設計新國旗,所以卡達菲同日直接改用全綠色的國旗。[9]國旗沒有其它的設計、徽章或其他細節,是歷史上少數以一種顏色為國旗的國家(相同例子包括英國入侵前的阿富汗(黑旗)以及塔利班時期的白旗。)

綠色除了反映出利比亞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外,也象徵著利比亞官方民族色彩、以及卡達菲1969年的「綠色革命」,並表示與信奉猶太教的以色列是敵人。[10][11]

1986年,利比亞再度改國號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旗幟依舊為全綠色。

2011年利比亞起義期間,一些反卡達菲示威者、和一些不再支持卡扎菲政權的利比亞駐外使館,在公開場合中使用了利比亞王國時期的國旗,但三條顏色帶子的闊度是均等的。[12][13][14][15][16]

利比亞國

2011年8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成功攻下的黎波里。同年9月,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地位獲得聯合國承認,取代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成為利比亞在聯合國的合法代表。同時,全國過渡委員會通知聯合國,該委員會已經把該國的國名更改為「利比亞」,國旗也改用利比亞王國時期的設計。10月20日,格達費被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政權垮台,其綠底國旗自此停用,在歐美國家或某些國家都被禁用,甚至有些國家立法在公開場合展視這類旗是犯法的。2013年1月9日利比亞國民議會正式批准停止使用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國號名稱的決定,國民議會批准了「利比亞國」(State of Libya)作為現國名,在新憲法確立以前,將一直使用這一國名。

旗幟列表

歷代國旗

利比亞殖民地時期 現代利比亞(主要是卡扎菲時期 2011年利比亞革命後
國旗 國家 使用
奧斯曼帝國屬地時期 1833年-1911年
的黎波里塔尼亞 1833年-1911年
意屬利比亞 1911年-1947年
昔蘭尼加 1947年-1951年
國旗 國家 使用
利比亞王國 1951年-1969年
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1969年-1972年
阿拉伯聯邦共和國 1972年-1977年
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1977年-1986年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1986年-2011年
國旗 國家 使用
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 2011年
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 2011年
利比亞 2011年
利比亞國民議會 2012年-2014年
利比亞國 2011年至今
大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國旗(豎版)的正式旗幟
利比亞國旗(豎版)的正式旗幟

地方旗幟

的黎波里塔尼亞、費贊和昔蘭尼加三個地區

其他旗幟

軍旗

歷史上利比亞武裝力量的軍旗和其他旗幟

利比亞國旗時間軸

旗幟概覽

1951-1969
利比亞王國
1969-1972
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1972-1977
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1977-2011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2011-
利比亞國

參看

參考

  1. ^ 世界旗幟網(FOTW)的利比亞
  2. ^ Libya Draft Constitutional Charter (PDF). 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 2011-08-03 [2020-08-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3-31) (阿拉伯語).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幫助)
  3. ^ Libya Draft Constitutional Charter. scribd.com. [2011-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7). 
  4. ^ 4.0 4.1 World Statemen-Libya. [2009-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4). 
  5. ^ Libya, 1951-1972. flagspot.net.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6. ^ 利比亞‧帝制旗再現‧王室後人求復辟. 世華媒體. 2011-02-23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Libya, 1951-1972. flagspot.net.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4). 
  8. ^ Smith, Whitney; Buhrer, Emil. Flags Through the Ages and Across the World. New York, New York: McGraw-Hill. 1975: 361. ISBN 978-0-070-59093-9. 
  9. ^ Libya Flag. [2009-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7). 
  10. ^ Staff of Libyan consulate in Egypt lower flag. Reuters.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11. ^ 利比亞 - 旗海圖幟.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2). 
  12. ^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canadianpress/article/ALeqM5gpm_i4gCtyuAXtsDYQrIX8zrJKHQ?docId=6029350
  13. ^ .:Middle East Online::Libya's monarchist flag: a symbol of anti-Gathafi protest:.. www.middle-east-online.com.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8). 
  14. ^ Hashim, Asad. What's in a flag?. english.aljazeera.net.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15. ^ Janathan S. Landay, Warren P. Strobel and Arwa Ibrahim. Violent repression of protests rocks Libya, Bahrain, Yemen. The Kansas City Star. 2011-02-18 [2011-02-19]. 
  16. ^ Mark Tran. Bahrain in crisis and Middle East protests – live blog. The Guardian. 2011-02-17 [201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