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號炮艦 (1871年)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信天翁號 |
艦名出處 | 信天翁 |
建造者 | 但澤王國船廠 |
動工日 | 1869年 |
下水日 | 1871年3月11日 |
服役日 | 1871年12月23日 |
除籍日 | 1899年1月9日 |
結局 | 1906年3月因風暴沉沒 |
技術數據 | |
艦級 | 信天翁級 |
艦型 | 炮艦 |
排水量 |
|
全長 | 56.95米 |
全寬 | 8.32米 |
吃水 | 3.75米 |
動力輸出 | 491匹指示馬力(366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單軸,兩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前桅橫帆三桅索具 |
速度 | 10.5節 |
續航距離 | 1270海里以10節 |
乘員 | 5名軍官、98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信天翁號(德語:SMS Albatross[註 1])是北德意志邦聯海軍暨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信天翁級炮艦的首艦。它於1869年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鋪設龍骨,1871年3月下水,至同年12月交付使用。為了能在海外長期部署,信天翁號的設計結合了蒸汽和風帆動力以擴大航程,並裝備有150毫米和120毫米箍炮各兩門。它最初被定型為通報艦,在入役前則重歸類為炮艦。
作為德國「炮艦外交」的重要工具,信天翁號曾數次前往海外執行巡邏任務。第一次是1872年至1874年,該艦跟隨國家分艦隊抵達西印度群島,並在那裡擔任駐地艦。1874-75年間,它與姊妹艦鸚鵡螺號還奉命介入巴斯克沿岸的第三次卡洛斯戰爭,以保護當地德國人的利益。此後,信天翁號又被部署到南太平洋,並參與了薩摩亞危機等活動,直至1888年改作勘測船用途。1899年1月,該艦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後於1906年在風暴中沉沒。
設計
信天翁號是北德意志邦聯海軍暨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款專為執行海外任務而設計的軍艦,也是帝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炮艦,旨在用作打擊中國水域的海盜。[1]艦隻採用帶有鍍銅的木製卡拉維爾式外殼結構,全長和水線長分別為56.95米和51.21米,有8.32米的舷寬以及3.62米的前吃水和3.75米的後吃水——較淺的吃水設計是為了在中國大江的河口追擊無龍骨的平底海盜戎克船。[2]其設計排水量為713噸,滿載時則可達786噸。標準船員編制為5名軍官和98名水兵。艦隻由兩台臥式單脹往復式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一副直徑為3.14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兩座燃煤箱型火管鍋爐供應,這使得它在491匹指示馬力(366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0.5節(19.4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1,270海里(2,350公里)。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信天翁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為710平方米的前桅橫帆三桅索具。[3]
信天翁號裝備有四門箍炮作為主炮。其中的兩門為150毫米22倍徑,配備140發彈藥,射程為4,600米;另外兩門為120毫米23倍徑,配備180發彈藥,最遠可命中5,500米外的目標。此外,艦隻還攜帶有三門輕型轉膛炮。信天翁號被視為相當不錯的船具,但在惡劣海況下的速度損失嚴重。其機動性中等,轉向良好,在風帆下也能輕易操縱。[3]
歷史
信天翁號是北德意志邦聯海軍為替換老舊的二等炮艦鱷魚號而以「鱷魚代艦」(Ersatz Crocodil)作為合同代號[註 2]訂購,前者於1867年在從未服役的狀態下報廢。新艦自1869年開始在但澤王國船廠(德意志統一後改稱帝國船廠)鋪設龍骨,但建造進度因普法戰爭的爆發而推遲。[5]它直到1871年3月11日才下水,至同年12月23日交付使用。[3]入役後的信天翁號原本應前往中國水域打擊海盜,但由於當時西印度群島的政治動盪,當局遂決定將它與蓋甲板護衛艦伊麗莎白號部署至那裡擔任駐地艦,因為加勒比地區也有利於淺吃水艦艇活動。[6]
首次海外部署
為了提高剛成立不久的德意志帝國的聲望,帝國海軍於1872年組建了帝國分艦隊,並由鐵甲艦腓特烈·卡爾號鐵甲艦擔任旗艦,計劃與當時駐紮在加勒比海的蓋甲板護衛艦菲內塔號和瞪羚號進行環球航行。1872年10月12日,信天翁號在海軍少校阿爾弗雷德·施滕策爾的率領下,跟隨腓特烈·卡爾號和伊麗莎白號從基爾出發前往西印度群島。[6]然而,在1873年3月10日相繼到訪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海地後,由於西班牙第一共和國成立並爆發了州省革命,環球航行的計劃在哈瓦那被迫中止。除了必須在西印度群島維持常駐職責的信天翁號外,所有艦隻都受命返回歐洲。駐地活動於3月13日開始,當時作為帝國分艦隊司令的海軍上校賴因霍爾德·馮·維爾納在艦上發表了告別演說,並將信天翁號從分艦隊中分離。[7]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信天翁號沒有收到海軍部的任何進一步指示,於是便留在哈瓦那,記錄了英國和西班牙西印度分艦隊抵達的情況,並在拉卡巴尼亞堡壘進行射術訓練。最終,施滕策爾得知信天翁的郵件已經從紐約轉移到聖托馬斯島。因此他被迫停靠至這座當時仍是丹麥殖民地的島嶼上。在聖托馬斯取件時,施滕策爾收到了一份多米尼加共和國因反對總統布埃納文圖拉·巴埃斯的革命而發出的協助函。信天翁號遂響應前往普拉塔港,於1873年5月13日抵達。該港口被視為該國重要的出口港,幾乎完全由德國商船和辦事處用於煙草出口。施滕策爾在普拉塔港和鄰近的蒙特克里斯蒂沒有發現對外國人的具體威脅,因此信天翁號於5月30日經普拉塔港回到聖托馬斯,並在當地收到了更多五個月前便寄出的郵件,部分是通過繞行里約熱內盧而寄達。[8]
1873年6月至10月,信天翁號在南美洲東岸逗留。該艦於9月24-25日駐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施滕策爾在那裡拜訪了駐節公使魯道夫·弗里德里希·勒·邁斯特雷。之後信天翁號經行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於10月3日來到巴西的聖卡塔琳娜島。翌日,施滕策爾搭乘艦載艇前往德斯特羅,受到了當地德國公民的接待。10月6日,這艘炮艦駐泊在伊塔雅伊阿蘇河河口附近的伊達賈伊,經勘測證實是河流能夠通航,因此施滕策爾得以再次搭乘艦載艇訪問45海里(83公里)外的內陸城鎮布盧梅瑙。在唐娜弗蘭西斯卡定居點(也主要由德國人聚居)短暫停留後,該艦於10月10日抵達里約熱內盧。經過數周的回程並在聖托馬斯島短暫經停,信天翁號於12月13日返回普拉塔港,那裡的革命仍在持續。施滕策爾重新對該城和聖多明各進行了考察和評估,仍然沒有發現對德國利益的任何威脅,遂下令轉往古巴。由於想要在「弗吉尼厄斯事件」後宣示國力,該艦先是在聖地亞哥-德古巴經停,然後才來到哈瓦那。在被奧古斯塔號護衛艦輪替前的最後一個月,它還相繼到訪了太子港和海地角。信天翁號最終於1874年4月返抵基爾並停運。[9]
後續運用
1874年5月,信天翁號重新投入使用,與姊妹艦鸚鵡螺號一同介入巴斯克大西洋沿岸的第三次卡洛斯戰爭,並防止對當地德國人的進一步襲擊。此前,一位擔任記者的前德國陸軍上尉於6月30日被卡洛斯黨當場槍決。兩艘炮艦於8月8日離開基爾,24日抵達桑坦德,然後前往法國邊境,與西班牙和英國軍隊合作,阻止從那裡運送武器。它們在接近格塔里亞的途中遭到卡洛斯黨的攻擊,遂以火炮回擊。10月,隨着天氣轉差,信天翁號被滯留在桑坦德。然而,德國外交部直到12月中旬才批准撤出海軍長期以來要求的炮艦,因此它們直到12月19日才啟程歸國。[10]
此後不久,一艘德國商船在親政府武裝控制的巴斯克海岸外擱淺,船隻和貨物卻被卡洛斯軍隊沒收。德國政府的回應計劃是在該地區大規模集結海軍力量,包括將信天翁號和鸚鵡螺號召回原來的駐地。然而,信天翁號直到1875年1月5日才收到折返的命令,因此至1月29日才與西印度駐地艦奧古斯塔號共同抵達桑坦德。這是由於航行途中需要借英國的德文港海軍基地對艦體和發動機進行必要的維修而推遲。31日,鸚鵡螺號也抵達桑坦德。西班牙為德國雙桅橫帆船及其貨物支付了足夠的賠償金,並於4月28日為三艘德國軍艦舉行隆重的致敬儀式,正式結束了這場危機。信天翁號隨後返回德國。[11]
信天翁號還進一步執行了海外部署任務。在1879年11月被鸚鵡螺號接替之前,它曾在南太平洋擔任駐地艦,並參與了薩摩亞危機等活動。1885年9月和10月,該艦在加羅林群島進行了多次升旗活動,但在加羅林爭端解決後,群島仍然屬於西班牙。[12]1888年返回德國後,它被改作勘測船用途。1889年1月9日,信天翁號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出售並充當運煤駁船,直至1906年在一場風暴中沉沒。[13]
注釋
- 腳註
- 引用
- ^ Wiechmann,第104頁.
- ^ Wiechmann,第107頁.
- ^ 3.0 3.1 3.2 Gröner,第162頁.
- ^ Gröner,第5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82頁.
- ^ 6.0 6.1 Dodson,第25頁.
- ^ Sondhaus,第12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82–8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83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83–8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84頁.
- ^ Morlang,第21–2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85頁.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Band 1: Panzerschiffe, Linienschiffe, Schlachtschiffe, Flugzeugträger, Kreuzer, Kanonenboote.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82. ISBN 3-7637-4800-8.
- Wiechmann, Gerhard. Die preußisch-deutsche Marine in Lateinamerika 1866–1914. Eine Studie deutscher Kanonenbootpolitik. Bremen: Hauschild. 2002. ISBN 3-89757-142-0.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Morlang, Thomas. Rebellion in der Südsee. Berlin: Ch. Links Verlag. 2010. ISBN 978-3-86153-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