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澤號小巡洋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但澤號
艦名出處 但澤
建造者 但澤帝國船廠
動工日 1904年
下水日 1905年9月23日
服役日 1907年12月1日
除籍日 1919年11月5日
結局 1922-23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艦級 不來梅級小巡洋艦
排水量 3783噸
全長 111.1米
全寬 13.3米
吃水 5.68米
動力輸出 12022匹軸馬力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三脹蒸汽機
速度 22節
續航距離 4690海里以12節
乘員 288人
武器裝備
裝甲 甲板:80毫米

但澤號(德語:SMS Danzig[註 1])是德意志帝國所建造的七艘不來梅級小巡洋艦的末艦,以德國城市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命名。它由同名城市的帝國船廠承建,於1904年開始龍骨架設、1905年9月23日下水、至1907年12月1日投入艦隊使用。其主艦炮包括有十門105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和兩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最高速度可達22節。

但澤號於職業生涯的頭十年主要跟隨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服役。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了廣泛的行動;其中包括1914年8月爆發的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但並未與英國軍艦交火。它還曾出現在波羅的海對抗俄國海軍的行動中,並於1915年11月遭到俄國的一枚水雷嚴重破壞。但澤號同樣參加了阿爾比恩行動,於1917年9月在里加灣的入口處占領相關島嶼。此後它退出現役,並在戰爭結束後作為戰利艦英語Prize (law)割讓予英國。自1921年起,但澤號被拆解報廢。

建造

但澤號是為替代老舊的巡洋護衛艦亞歷山德里娜號而以「亞歷山德里娜替艦(Ersatz Alexandrine)」[註 2]為代號進行訂購,並於1904年在但澤帝國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它於1905年9月23日下水,之後展開舾裝工作。1907年12月1日,艦隻正式投入公海艦隊使用。[2]

但澤號的全長為111.10公尺(364英尺6英寸),有13.3公尺(43英尺8英寸)的舷寬和5.68公尺(18英尺8英寸)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3,783公噸(3,723長噸)。[3]其推進系統由兩台三脹式蒸汽機組成,它們的額定功率為12,022匹軸馬力(8,965千瓦特),最高速度達22節(41公里每小時)。發動機由十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動力。但澤號可攜帶860公噸(850長噸)煤,故此得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690海里(8,69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14名軍官及274-287名水兵。[4]

但澤號的武器由十門單裝105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組成。其中兩門並排布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六門設於艦舯、每邊各三門,以及兩門並排布置在艦艉。這些炮支的射程為12,200公尺(13,300碼)。它們共提供1500發彈藥,其中每炮150發。艦隻還配備有兩具450公釐(17.7英寸)的魚雷管及五枚魚雷,均浸沒舷側的船體內。此外,它還可滿足攜帶50枚水雷的需求。[5]艦隻受到厚達80公釐(3.1英寸)的裝甲甲板保護,司令塔的側面有100公釐(3.9英寸)厚、炮支的炮擋英語Gun shield厚度也有50公釐(2.0英寸)。[3]

服役歷史

完成海上試航後,但澤號被分配至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服役。自1910年6月5日起,它又用作艦隊炮手的炮術教練船德語Artillerieschulschiff。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艦隻首先被分配至第三偵察集群並遷往北海[6]1914年8月25日,它又與姊妹艦慕尼黑號加入駐泊在布倫斯比特爾第四偵察集群,但三天後便經由威廉皇帝運河駛至基爾。當天上午,英國人襲擊了黑爾戈蘭灣的德國巡邏隊。在接下來的黑爾戈蘭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Heligoland Bight (1914)中,慕尼黑號和但澤號被召回,並受命前往易北河口等待進一步指示。[7]但澤於15:00前不久來到被擊沉的小巡洋艦阿里阿德涅號跟前,並降下艦載艇以拯救倖存者[8]第一偵察集群司令、海軍少將弗朗茨·馮·希佩爾發布命令,讓所有小巡洋艦至臨近的戰列巡洋艦馮·德·坦恩號毛奇號之間重新編組,但遭到但澤號艦長的拒絕,他回應稱「正從阿里阿德涅號救人」。但澤號最終救起約170名船員。[9]

1915年5月7日,當時由但澤號、慕尼黑號、斯德丁號斯圖加特號和二十艘魚雷艇組成的第四偵察集群被派往波羅的海,為針對向利鮑的俄國陣地發起的大規模行動提供支援。該行動由波羅的海偵察部隊司令、海軍少將阿爾貝特·霍普曼德語Albert Hopman指揮。[10]第四偵察集群的任務是在北部進行屏護,以防止任何俄國海軍力量從芬蘭灣移出,而幾艘大巡洋艦和其它軍艦則對港口實施炮擊。俄國人試圖以四艘巡洋艦組成的兵力進行干預:馬卡羅夫將軍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Admiral Makarov巴揚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Bayan (1907)奧列格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Oleg博加特耶爾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Bogatyr。俄國艦隻曾短暫與慕尼黑號交戰,但由於雙方都不確定對方的實力,很快便脫離。[11]在炮擊後不久,利鮑即由德國陸軍占領,斯德丁號及第四偵察集群餘部遂被召回公海艦隊[12]。但澤號則於5月8日加入了由老舊前無畏艦組成的第四戰列分艦隊,對哥得蘭島實施偵察;該行動一直持續至5月10日,期間並未遇到俄國部隊[11]。1915年11月25日,但澤號不慎駛入了一個俄國人布設的雷區,並被其中一枚水雷嚴重致損[13]。但它仍可由姊妹艦柏林號拖曳回港並進行維修。由於維修工期較預期更長,其船員被轉移至女性之贊號服役。直至1915年11月3日,但澤號才再度可供使用。此時它回到波羅的海,駐紮在利鮑。然而至11月25日,艦隻在哥得蘭島南部再次觸雷,並造成船舵撕裂及軸承彎曲。柏林號再次拖曳這艘仍可操縱的艦隻來到但澤帝國船廠,進行為期六個月的修理。在此期間,部分船員再度被轉移至女性之贊號。[14]

阿爾比恩行動期間的但澤號

自1916年8月起,但澤號被部署至德意志灣擔當前哨執勤。同年12月1日,它又被分配至第二偵察集群。在執行了各種布雷任務後,但澤於1917年6月回到波羅的海,作靶艦使用。1917年9月初,在德軍攻克了里加的俄國港口後,德國海軍決定消滅仍控制着里加灣的俄國海軍。海軍參謀本部計劃發起一項行動,以奪取波羅的海島嶼薩雷馬島,以及尤其是分部於瑟爾韋半島上的俄國岸基炮台。[15]作戰命令於9月18日發出,以便與陸軍聯合行動,占領薩雷馬島和穆胡島;海軍的主要力量是由旗艦毛奇號,以及公海艦隊的第三和第四戰列分艦隊組成。入侵總兵力約為24600名官兵。[16]但澤號此時已被轉移回第二偵察集群,該集群負責屏護入侵部隊[17]。在行動期間,但澤號的艦長一職是由德皇威廉二世之子——阿達爾貝特王子擔任[18]。但澤號在行動中唯一的重大任務是在19日,當時它與柯尼斯堡號紐倫堡號被派往攔截據報在該地區出沒的兩艘俄國魚雷艇。德國人無法找到這些船舶,繼而中斷了行動。[19]

但澤號於1917年底退出現役並再次成為供潛艇訓練的靶艦。它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至1919年11月5日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艦隻於1920年9月15日作為戰利艦英語Prize (law)而以代號「R」被割讓予英國,後於1921年至1923年間在惠特比拆解報廢。[6]

注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替艦」。[1]
引用
  1. ^ Gröner,第56頁.
  2. ^ Gröner,第102–104頁.
  3. ^ 3.0 3.1 Gröner,第102頁.
  4. ^ Gröner,第102–103頁.
  5. ^ Gröner,第103頁.
  6. ^ 6.0 6.1 Gröner,第104頁.
  7. ^ Staff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13頁.
  8. ^ Staff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24頁.
  9. ^ Staff Battle on the Seven Seas,第26頁.
  10. ^ Halpern,第191–192頁.
  11. ^ 11.0 11.1 Halpern,第192頁.
  12. ^ Halpern,第193頁.
  13. ^ Halpern,第205頁.
  14. ^ Herwig,第206頁.
  15. ^ Halpern,第213頁.
  16. ^ Halpern,第214–215頁.
  17.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4頁.
  18.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152頁.
  19.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140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