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雲亨

雲亨(1884年—1926年2月)字嘉惠(一作嘉會),蒙古族內蒙古土默特旗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1902年,雲亨入歸綏中學堂學習,1905年畢業,加入中國同盟會,鼓吹革命。1910年,考入北京殖邊學校。1911年,回到內蒙古籌劃武裝起義。[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此後內蒙古西部民眾參加了辛亥革命歸綏的革命黨人在歸綏、薩拉齊包頭間奔走聯絡,策划起義。歸綏、包頭的清軍巡防隊中,部分官兵醞釀反清起義,他們準備在歸綏舉事,占領清朝在內蒙古西部的統治中心歸綏。革命黨人致信駐歸綏的漢軍口外八旗後路巡防隊統領周維藩,勸其率部起義。正當周維藩猶豫之時,其部下張琳曹富章率部於1911年11月9日起義,脫離軍營開出歸綏,沿大青山赴包頭。雲亨、王定圻楊雲階等革命黨人趕往包頭,與經權(蒙古族)、郭鴻霖等人會合,在包頭、薩拉齊等地策動起義,並且同張琳、曹富章等人取得聯繫,計劃進駐包頭。五原廳同知樊恩慶以及包頭清軍管帶假裝聲稱擁護革命,於12月24日暗中設下「鴻門宴」,導致起義軍在「馬號事件」中覆滅,張琳、曹富章、郭鴻霖等人被殺害,雲亨獲得朋友暗示,迅速脫離危險,倖免於難。[2]

與此同時,歸綏道其他各廳也先後發生反清暴動。1911年11月,陶林的鄉村會黨武裝以及陶林廳的一百多名巡警在趙喜泰的領導下舉行起義,占領陶林城。此後,這支起義軍同清軍交戰失利,乃撤離陶林,南赴寧遠一帶。寧遠廳的官員望風而逃,起義軍占據寧遠城。不久,因受察哈爾右翼各旗馬隊進攻,陶林起義軍再次遭遇失敗,餘部加入豐鎮軍民武裝。另外,自歸綏撤離的清軍巡防隊統領周維藩率其餘部,在興和一帶也宣告起義。[2]

在山西革命黨人的直接推動下,豐鎮地區也發動起義。1911年12月初,在弓富魁等人的率領下,晉北各地的反清起義軍開入大同。經弓富魁帶動,張占魁武萬義(蒙古族)、馬有才回族)等人所率的農民軍,以「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作為口號,在豐鎮東北方向的隆盛莊附近地區宣告起義。12月16日,革命軍攻進豐鎮城,成立了革命政權,並且宣布了革命政策。12月23日,大量清軍反攻豐鎮,經過一天戰鬥,清軍攻占豐鎮,起義軍被迫撤離。[2]

山西太原起義的山西革命軍,於1911年12月初撤離太原,在閻錫山的領導下,北上抵達內蒙古伊克昭盟李德懋王定圻、雲亨、經權等革命黨人隨即同山西革命軍取得聯繫,並且重整人馬,與山西革命軍相配合。1912年1月,山西革命軍入包頭,成立包東州臨時革命政權,控制包頭、後套伊克昭盟等地,雲亨被任命為綏遠城將軍,經權被任命為歸化城副都統。1912年1月15日,山西革命軍東征歸綏。1月17日,擊潰了由原來的綏遠八旗兵組建的清軍第一營,攻占薩拉齊鎮。1月26日,革命軍東征歸綏的途中,在薩拉齊以東的刀什爾村遭遇歸綏清軍巡防隊以及滿、蒙新軍、土默特騎兵阻擊,經過一整天戰鬥,革命軍受到嚴重挫折。此時,閻錫山注重保存實力,以便返回太原奪取權力,不久又因為南北議和成功,閻錫山乃率部經托克托撤回山西,綏遠的義軍奪取歸綏計劃遂終止。[2]

進攻歸綏受挫後,雲亨到上海南京會見了孫中山黃興,支持閻錫山任山西都督。不久,雲亨回到山西太原,在副官處工作。後來,雲亨因受到閻錫山排擠,乃赴陝西,同胡景翼弓富魁等繼續討伐袁世凱。1919年,雲亨發動地方武裝反對北洋軍閥,又同景梅九等人一同反對閻錫山。因為屢屢受挫,精神失常。[1]

1925年,雲亨奉馮玉祥之命,收編游散部隊,擬組建國民軍第五軍。1926年2月,雲亨在洛陽城西觀戰時,中彈身亡。[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塞外辛亥英烈丰碑永存,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2012-1-19. [201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3). 
  2. ^ 2.0 2.1 2.2 2.3 绥远辛亥起义纪实,新华网,于2013-05-28查阅. [2013-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