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原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原王朝,通常是指歷史上定都於中原的王朝。它既包含漢族在中原地區建立的法統王朝,也包含蒙古族滿族等其他非漢族定都於中原的王朝。

「中原王朝」在學術上有兩種定義:一則以中原文明漢人為核心的王朝國家[1]即漢族統治的王朝[2],例如;二則以中原漢地為核心拓展、統治者不限於漢人的王朝國家[2],如。歷史上,中原王朝的定義經歷了從「王朝國家」到「現代國家」的轉化。

中原王朝的天下觀分四層:以漢地十八省為核心的直接統治區域;通過冊封羈縻土司間接治理的邊疆;還有屬於中華朝貢體系的其它國家;在此之外,則為化外之地。其核心即隨疆域不斷變化的天下。中原王朝的天下觀往往是以中原為核心,而如滿蒙的征服王朝則是以其統治者自身為核心的多元世界[1]

直到北宋滅亡,絕大多數被視為具備統治正當性的王朝皆定都於中原,只有東晉南宋南明等政權例外。各個定都於中原的皇帝會自視為正統天子,包括有非漢族的後唐後晉後漢五代十國時代)、鮮卑族的北魏、女真族的、滿族的,還有蒙古族建立的。根據德裔學者魏復古提出的學說,非漢族王朝可再細分為「滲透王朝」和「征服王朝」,其中前者指魏晉南北朝時期入侵漢地北部所建立的政權,這些政權吸收漢文化並且最後徹底被漢化,而後者在佂服中原後,選擇性漢化並且堅持本族文化的王朝,包括等非漢族民族所建的王朝。

參考資料

  1. ^ 1.0 1.1 許, 紀霖. 家國天下--現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Jan 8, 2018: 28–29. ISBN 9789620442261. 
  2. ^ 2.0 2.1 劉, 曉原. 邊疆中國: 二十世紀周邊暨民族關係史.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May 1, 2016: 19. ISBN 9789629967109.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