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慈中维基编译写作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时间:2017年5月21日
  • 地点: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缘由:由慈中学生倪禾臻(NHC)与维基人黄瑞霖(Koala0090)发起规划,在慈济中学为在校学生举办为期三小时的维基翻译写作坊。

事前筹备

  • 2017年4月
    • 28日,参与过4/22慈济维基编写工作坊的慈中学生倪禾臻与何则纬提出想要举办写作坊的意愿,并与维基人黄瑞霖联络开始进行初步讨论。
  • 2017年5月
    • 3日,慈中英文老师简辰纬愿意当承办人
    • 5日,与简辰纬老师进行讨论,初步报名表定稿
    • 10日,企划案定稿
    • 14日,开始筛选21日当天活动预计开放给学生编辑的条目与准备教材
    • 16日,发起活动之慈中学生到慈济中学各班跑班宣传
    • 17日,慈济中学学生的报名表回收
    • 18日,有班级因为流感隔离,预计参与人数减9人
    • 19日,活动流程讨论定案,并设计出初步教材跟活动流程规划
    • 20日,准备教材与讲稿,由于参与人数较多,将参与活动的学生依年级分班
    • 21日,早上维基人KOKUYO协助注册大量维基帐号供参与活动的学生使用,晚上六点慈中维基编译写作坊如期举行,在慈中的电脑教室中依年级分班,维基人黄瑞霖负责高年级组,林立云负责低年级组,分头进行教学与解说,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进行会后检讨。
    • 22日,协会理事上官良治与慈中学生倪禾臻接洽,商讨证书核发与时数事宜
    • 31日,表定收问卷与参与时数证明的最后一日
  • 2017年6月
    • 5日,协会寄出证书。

现场纪录

课后成效

参与学生

(台湾分会依此表单确认后会发证明)

问卷分析

“20170521慈中维基编译写作聚”讲座回馈单题目

摘要

本次工作坊共43位参与者,回收37份的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 第一部分评分题的结果,有1份填答资料不合逻辑,经事后追问,是因为填答者没有耐心不想填所以填答不符常规,经移除此份无效问卷调整后,参与者对于这次活动结束后更了解维基百科、讲师所讲内容、想了解其他台湾举办的维基媒体活动的填答比例,有超过85%是颇为同意。10题之中只有三题的认同比例较低,分别为“ 今天现场所提供的教材,对我而言相当有帮助。(78%)”、“ 今天现场的讲师所讲内容,不需要举手提问或另找资料研究,我就可以听得懂。(61%)”、“ 整体而言,课程的流程安排很紧凑。(58%)”,问卷分析者推测这三题的认同比例偏低,跟课程中维基相关内容对新手仍有障碍、以及时间紧凑不一定对学生而言就是好有关。
  • 第二部分简答题的结果,学生回报学习到的内容可分成四大类,依序为“一(占所有填答比例中%)”;“二、(占所有填答比例中%)”;“三、(占所有填答比例中%)”;“四、(占所有填答比例中%)”。问到关于工作坊结束后还有的疑问,多是xxx。在最后建议的部分xxx。

匿名化后的原始问卷填答资料

  • 第一部分评分题,括弧内的百分比为填答“有点同意”与“完全同意”者的加总比例
    • [今天的课程,我知道判断维基百科上这些资料的品质。](92%)
    • [今天的活动后,我更有勇气编辑维基百科了。](92%)
    • [今天的活动后,我更有兴趣在维基百科贡献我的知识。](92%)
    • [今天现场的讲师所讲内容,对我而言相当有帮助。](92%)
    • [今天现场所提供的教材,对我而言相当有帮助](78%)
    • [今天现场的讲师所讲内容,不需要举手提问或另找资料研究,我就可以听得懂。](61%)
    • [整体而言,课程的流程安排很紧凑。](58%)
    • [我希望学校未来还可以开设类似今天的课程。](92%)
    • [若在学校外有类似的课程,我愿意推荐亲朋好友报名。](89%)
    • [我会想要了解台湾其他维基社群的活动。](86%)
  • 第二部分简答题:
    • 学到的内容,括弧中的百分比为此分类占所有填答结果的比例:
      1. (%)xxx()
      2. (%)xxx()
      3. (%)xxx()
      4. (%)xxx()
    • 工作坊结束后仍有的疑问:
      • 1.一些细节仍然不是很理解。
      • 2.教的有点快
      • 3.怎么知道哪些是需要翻译的好像没说到
      • 4.在如何上传文章和编辑文章的部分讲得太快,导致很多人都需要帮忙
      • 5.要怎么更精准以及使用通顺句子翻译条目
      • 6.很多老师都不喜欢我们的参考资料用维基百科,除了两种有特别标记的文章是品质较好的文章,有什么方法可以筛选wiki上的文章内容真伪和品质吗?
      • 7.两边教室的内容有些许无法统一,以及一次讲太多东西容易东漏西漏、使用视觉化编辑经常导致忘记加回蓝绿标,工作人员极度不足Orz
      • 8.呀~用程式码的部分完全不懂,还一直跑掉(编辑时是正常的,但是存档后格式跑掉)
      • 9.好像原始码会怪怪的
      • 10.希望以后还有此课程的话加入些设计或艺术的资料吧
      • 11.电脑问题希望可以改善,登入维基的过程,随然很费脑,但学会了不少网路知识。
      • 12.草稿不用删掉吗?
      • 13.想要学习如何编辑右侧的模板
      • 14.各国的语言都是和课程上所教的一样吗?
      • 15.非常多的专有名词
      • 16.上完课,发现原来我脑袋怪怪的(?)(X)
      • 17.可以一次讲几个步骤就切萤幕 让大家可以立即照著做 才不会忘记步骤 要一直举手
      • 18.为什么有些条目的内容是在分类?
      • 19.有时我们都会用google翻译😂这样不太好
      • 20.怎么发布哪里讲的有点快
      • 21.我觉得讲师可以多留些时间好让我们完成上一步的动作,不然讲完下一个动作上一个就忘了😅
      • 22.怎么样英文翻译能够翻的更好?
      • 23.如何去找还没被翻译的文章?
      • 24.为什么开外挂就能将某些英文单字翻译为中文?
      • 25.都懂,谢谢!
      • 26.可以翻译的部分解释更清楚
      • 27.可以对步骤更详述
      • 28.时间不够
      • 29.单字看不懂
      • 30.注册与发表的程序
      • 31.想知道要怎么编辑相片到页面上
    • 其他想法与建议:
      • 1.很有趣,只要不是化学就好
      • 2.下次再来慈中办啦啦~
      • 3.谢谢学长拨空到慈中教大家编辑wiki,能坚持当那么久的wiki翻译志工,甚至培训志工,传承使命,真的很不简单。加油,世界上很多人因为你们的热忱而受惠^^
      • 4.哥跟学长辛苦了!也感谢上官后续不断提醒我们补齐资料,要不是你们这整场活动绝对没办法办得起来呜呜呜OAQ
      • 5.Good,这是一个很棒的经验,也学到许多不一样的翻译方法,及勇于尝试翻译了
      • 6.翻译时间浩了很久,所以希望下一次早一点,网路通一点之前断网有点糟。
      • 7.谢谢你们的付出Y(^_^)Y
      • 8.很棒
      • 9.Great!
      • 10.课程很有趣很特别
      • 11.我觉得维基编辑这个活动也可以到一些较偏乡的国小举办。
      • 12.希望学校多办一点这种活动
      • 13.谢谢这个活动让我们可以知道维基百科有可以让一般人也参加到的一个工作。
      • 14.很开心有机会上这堂宝贵课程,若不是因为有开课程,我始终对日常常使用的维基保持大大的疑问,不知道我们从网路上得到的资源是如何而来
      • 15.谢谢~

会后检讨

场地

  • 未提前场勘,以后主办方若能提前场勘,相信效果会更佳。
  • 慈中的电脑教室网路有锁特定网站,且对于google系列的产品有限制,因此以后建议先确认网路状况,并预先将档案存在随身碟做为准备。

时间

  • 时间没有控制好,要留时间讲评跟要求学生填写回馈单。
  • 以后建议办在上学期,以强化后续成员维系,以及方便协会作业
  • 讲师黄瑞霖建议以后尽量避免进行时间过短的一次性工作坊,可以设计长期课程,或是一至二天的工作坊。

人力评估

  • 讲师黄瑞霖事前有预先警告人力不足的问题,但人数仍然意外超出两倍,建议主办方审慎评估讲师可负担的人数,以及工作人员数量。
  • 尽量先将网路上的平台与所需填写得资料整理好让学生使用。

教材及教案设计

  • 纸本教材的数量需先备妥,可以考虑之后设计更简单的教材,希望能通用于各写作聚之活动。
  • 选择的条目过难,但实务上确实很难找到符合学生程度的文章。
  • 学生对于影片的反应较佳,或许可以准备教学影片来辅助教学与建立线上教材。
  • 如果要分成多班教学,教材跟教学流程内容须要先沟通,让不同班级的上课内容,步调与品质能够统一,如果场地网路并不流畅教材与讲稿先准备离线板,以备不时之需也比较不会浪费活动时间。
  • 条目内容需要更贴近学生的程度,这次挑选的条目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稍嫌吃力,如果还要再办建议可跟期学校老师接洽询问,请老师建议条目方向与难易度筛选,或许可以在教材聚等聚会中做筛选并编写较为客制化的教材。

其他

  • 在高中班时,工作人员在活动快结束时并无事先提醒时间,最后才临时对全班宣布活动结束,且立即离开回到国中班。在场并无工作人员,使高中部学生作鸟兽散,讲师也只好离开(而且不知道怎么走出校园),事后才知道原来后面还有合影和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