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亚单位疫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医学专题 (获评小作品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医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医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药学专题 (获评小作品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药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药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2019冠状病毒病专题 (获评小作品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2019冠状病毒病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2019冠状病毒病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关于2021年9月23日 (四) 01:16‎ Yyfroy 之编辑是加回英文维基已经被修改掉的不精确描述

Immune response

Subunit vaccines, like inactivated whole-cell vaccines, do not contain live components of the pathogen. They differ from inactivated whole-cell vaccines, by containing only the antigenic parts of the pathogen. These parts are necessary to elicit a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This precision comes at a cost, as antigenic properties of the various potential subunits of a pathogen must be examined in detail to determine which particular combinations will produce an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 within the correct pathway. Often a response can be elicited, but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immunological memory will be formed in the correct manner.

来源:https://vaccine-safety-training.org/subunit-vaccines.html──以上Pnf2012留言2021年9月23日 (四) 07:07 (UTC) [回复]


Defining a subunit vaccine

As compared to a whole-pathogen vaccine approach, a subunit vaccine will only include certain components that originate from disease-causing bacteria, parasites, or viruses. These components, which are otherwise known as antigens, are highly purified proteins or synthetic peptide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be significantly safer than whole-pathogen vaccine approaches.

来源 https://www.news-medical.net/health/What-is-a-Subunit-Vaccine.aspx Pnf2012留言2021年9月23日 (四) 07:38 (UTC)[回复]


A subunit vaccine is one that only uses the very specific parts (the subunits) of a virus or bacterium that the immune system needs to recognize. It doesn't contain the whole microbe or use a safe virus as a vector. The subunits may be proteins or sugars. Most of the vaccines on the childhood schedule are subunit vaccines, protecting people from diseases such as whooping cough, tetanus, diphtheria and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来源 https://www.who.int/news-room/feature-stories/detail/the-race-for-a-covid-19-vaccine-explained Pnf2012留言2021年9月23日 (四) 07:49 (UTC)[回复]

本人已很尊重您的改写了!您由于地域观念,非要把内文改得与条目标题不同,维基百科的术语选用原则是:条目命名地域归属,由编写者“先到先得”,您为了“以台湾为尊”,而改成这样,并不符合维基精神。此外您删掉我写的内容:“次单元(subunit)”只是病原体的一个片段,与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的“亚基(subunit)”意义并不全等;次单元疫苗所涉及的抗原可以是任何,例如蛋白质、多糖或胜肽,这些分子是完全去活性的(不具感染性的),这是我为了让有些学习化学的人,可能对术语的判断有所误解(如过往的讨论),所写的原创内容,并非英文维基已经被修改掉的内容。Yyfroy留言2021年9月23日 (四) 08:11 (UTC)[回复]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条目的中文维基时,觉得内容是不精确的, 然后看到你(Yyfroy)在编辑里注明(已参照英文维基全翻译)时间点是2021/7/12,再点去目前(9/22)的英文版,我本来以为你乱翻译,然后我去比较你翻译时间点前的英文版(7/7)(Revision as of 01:52, 7 July 2021),发现不是你乱翻译,而是英文版的已经被改写。
至于有对Subunit vaccine一词下定义,其实不用担心读化学的会对Subunit这一个字的含义产生误解
--------------------------------------------------------------------------------------------------------------------------------
(9/22)的英文版
A subunit vaccine is a vaccine that contains purified parts of the pathogen that are antigenic, or necessary to elicit a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1][2] A "subunit" vaccine doesn't contain the whole pathogen, unlike live 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accine, but contains only the antigenic parts such as proteins, polysaccharides[1][2] or peptides. Because the vaccine doesn't contain "live" components of the pathogen, there is no risk of introducing the disease, and is safer and more stable than vaccine containing whole pathogens.[1] Other advantages include being well-established technology and being suitable for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2] Disadvantages include being relatively complex to manufacture comparing to some vaccines (such as RNA vaccine), possibly requiring adjuvants and booster shots, and requiring time to examine which antigenic combinations may work best.[2]
--------------------------------------------------------------------------------------------------------------------------------
--------------------------------------------------------------------------------------------------------------------------------
(7/7)的英文版
Revision as of 01:52, 7 July 2021
A subunit vaccine is a vaccine that presents one or more antigens to the immune system without introducing pathogen particles, whole or otherwise. The word "subunit" simply means the antigen is a fragment of the pathogen, and the antigens involved can be any molecule, such as proteins, peptides or polysaccharides. Just like inactivated vaccines, the vaccine is completely "dead", and is therefore less risky.[1]
----------------------------------------------------------------------------------------------------------------------------------Pnf2012留言2021年9月23日 (四) 08:56 (UTC)[回复]

名称

@柳漫WolfchYyfroy“亚单位疫苗”是南京话维基人定的,不过似乎南京并无这一称呼。这类疫苗的常用名称到底是什么?似乎台湾也常用“重组疫苗”(recombinant vaccine)这一名称(呜呜呜.批踢踢.cc/bbs/Gossiping/M.1623329024.A.568.html)。直觉上(个人语感)“重组疫苗”似乎是学术名称,而“亚单位疫苗”、“次单元疫苗”更像是COVID流行后媒体坊间非专业人士做出的英至汉生硬翻译。希望生物学专业人士给出指点,如果确属“英制汉语”还是尽快移动为宜。我不了解相关领域的命名规范,不过蛋白质亚基条目显示生物学上似乎不用“亚单位”一词翻译。不知港台使用者听到“亚单位疫苗”这种词汇时是否有“不符汉语语感”的感觉。--173.68.165.114留言2021年6月28日 (一) 19:38 (UTC)[回复]

完了,我刚打一堆字,结果与你们冲突,全不见了!等我一下--Yyfroy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07:47 (UTC)[回复]

重新打字,但逻辑论述似乎没刚刚好,如下:

台湾学术单位:次单“元”疫苗。
台湾药厂(高端、联亚):次单“位”疫苗。
大陆(术语在线)及世卫(WHO):亚单位疫苗。

(以上称呼均有学术网址核实)

重组蛋白疫苗 属于一种 次单元疫苗。 全名应该是:重组基因(更正:基因重组)蛋白质次单元疫苗! 这是因为步骤太多了:
先筛选所需的病毒蛋白质或其亚基(S protein)作为目标,修饰其上的某些胺基酸,再以基因重组工程技术做出对应的DNA序列,插入质体DNA,再将此带有特定基因的质体DNA植入实验室细胞(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细胞),使实验室细胞制造病毒蛋白质亚基(这种蛋白质称为重组蛋白)后,再加以纯化、添加佐剂等等步骤;联亚还号称另外加入Th/CTL抗原决定位胜肽,可活化T细胞。

这是我的理解,除非你能找到做“蛋白质次单元疫苗”不必经由“基因重组工程”的方法。
“多糖亚基”的次单元疫苗不在我上述范围之内。--Yyfroy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08:12 (UTC)[回复]

  • 感谢指敎!科普了。另外,(*)提醒似乎是基因重组蛋白次单位疫苗吧?好像没听说过重组基因蛋白次单位疫苗的说法。我的意思是:
    原文→转换结果
    1. 次单位疫苗、重组疫苗→重组次单位疫苗
    2. 蛋白质次单位疫苗、重组蛋白质次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
    3. 肽次单位疫苗、重组肽次单位疫苗→重组肽疫苗
    4. 多糖次单位疫苗、重组多糖次单位疫苗→重组多糖疫苗
  • 陆台版将上述转换中的“次单位”改成相应术语即可。毕竟药学名称“zh-cn/hk亚单位”、“zh-tw次单位”、“zh-tw次单元”不仅与生化名称“亚基”不统一,而且内部还不统一,很容易给读者弄晕。既然“重组”足够常用还是尽量避免这种高度混乱的地区词吧。--173.68.165.114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08:22 (UTC)[回复]
  • @Yyfroy编辑冲突的时候底下会多出一个编辑框,把底下的内容复制到上面就不会丢失了(编辑择要中注明“临时覆盖,稍后回退”)。然后再做一个编辑将他人的编辑重新添加就okay了,或者请求帮助(一旦进入编辑历史,就不愁丢失内容了)。--173.68.165.114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08:25 (UTC)[回复]

您说的对!

【重组基因】(recombinant gene):著重在其人为的基因产物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或【基因重组技术】(Genetic Recombination Technique):著重在此过程或技术

感谢您提供操作技术!--Yyfroy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08:39 (UTC)[回复]

@173.68.165.114我回头再看您的留言,似乎您的语意是想将条目加上“重组”二字,但由于“次单元疫苗”不仅限于“重组蛋白”这一种,本人对结合型疫苗(例如: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属于一种次单元疫苗)这类没有研究,不知其制备过程是否有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再者,原英文条目是使用【Subunit vaccine】名称,并无“重组”字样。

至于【subunit】要怎么翻译,这的确困难;光是英文subunit这个字,就是一个消歧义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bunit 。那么何妨接受中文也有:亚基、亚单位(次单元),在不同语境或不同学科下,有不同翻译;只是我也觉得制药商应依从国家部定名称来称呼,若制药商觉得部定名称有缺陷,宜由公会与政府协商统一名称。--Yyfroy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11:18 (UTC)[回复]

  • 有道理,亚单位疫苗确实涵盖了基因重组疫苗和化学结合疫苗两种。最初听到“重组”的时候我理解过于泛化了,没有从“基因重组”这个概念去想,现在看“重组”唯一意涵是“基因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换句话说“化学重组”或“基因结合”都是不存在、不正确的说法)。即便一些化学结合型疫苗在制程中应用了基因重组技术也不影响这两个概念互不包含的事实。
  • 但是这个条目还有问题,就是“亚单位(或次单元)疫苗”存在多义性,作为概念本身它包含化学结合疫苗,但其主义项却是基因重组疫苗。在英文维基百科和大量英译汉条目中,“亚单位(或次单元)疫苗”与“结合型疫苗”被并列提及,这种错误并列严重误导了读者。诚然,重组与结合疫苗仅制程不同,作用方式、安全性都是类似的,值得构成统一的条目一并讨论,但是前提是这个概念不被两用,必须防止不过脑子直接翻译英维的用户将部分疫苗信息框填写“亚单位疫苗”部分疫苗信息框填写“结合型疫苗”、甚至直接将二者并列。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将条目名称通过NoteTA将条目标题显示为“重组与结合型疫苗”并在首段规范三者关系,来强行防止英维误导性信息侵入汉语(不然逐个链入页面去筛根本做不过来,每天都有可能出现的英译汉新条目)。我们没办法驾驭英维解决这个污染源也无法阻止维基人去英译汉,只能出此“点进来一囘纠正一回”的下策了,也许等到汉语维基条目均已写好写满且关系均已厘清的那天,可以踏实地将显示标题改回“亚单位(或次单元)疫苗”。--173.68.165.114留言2021年7月2日 (五) 04:15 (UTC)[回复]

@173.68.165.114大大,我看英维的字数与难度是我应该能翻译的,因此使用自己的语词已将全文翻译,避免你所说的“主义项好像仅限于重组疫苗”,至于你说的“信息框”,这种资讯工程的范围,不是我能力所及的。参考看看。--Yyfroy留言2021年7月4日 (日) 11:14 (UTC)[回复]

第一次看到“亚单位疫苗”这个词是在维基,台湾惯用的翻译不会选这个Pnf2012留言2021年9月23日 (四) 06:5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