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范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范乔(221年—298年),伯孙陈留外黄(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三国曹魏武威太守范粲之长子[1]。曾被多名官员举荐,至乐安县令,但用病借词不上任[2]太康八年,死时七十八岁[3]

生平

范乔两岁时,其祖父范馨临终前曾抚摸范乔的头,说希望看见范乔成长,所以将自己所用的砚赠予范乔。到五岁,范乔祖母将此事告知,范乔便拿著这砚哭泣[4]。九岁学习时在同辈中说话没有废话。二十岁求学于蒋国明[5]

当时已得到济阴刘公荣器重。范乔朋友刘彦秋经常跟人说范乔人心思细密。另外范乔不认同当时光禄大夫李铨认为西汉文学家杨雄比同为西汉另一文学家刘向好,于是撰写《刘杨优劣论》[6]

范乔一直好学不倦,但因其父范粲,在邵陵厉公曹芳司马师废去帝号,贬为齐王,被迁到金墉城之后,至死一直不说话三十六年,住在车上,脚不落地,所以范乔一直侍候其父[7],更因此事范乔和其二弟放弃学业,不理世事,足不出邑,直到范粲过身。[8]

范乔亦曾以其父范粲患病为借口婉拒西晋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要求郡县给予范粲的医药、二千石禄养病和布百匹[9]。 西晋时期,当时司隶校尉刘毅尚书郎王琨司徒张华吏部郎郗隆也曾举荐范乔为官,但都被范乔以病为借口推辞。[10]

逸事

年初,有人告之范乔,上年年尾有一个住在城内的人偷偷地砍伐了范乔一棵树,范乔充耳不闻,但那人因为羞愧所以还给范乔,范乔就对那人说,你也是想取柴生火为父母增添欢乐,所以无需羞愧。当时外黄县令高𫖳也感叹范乔未能作官。[11]

参考文献

  1.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长子乔。”
  2.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司隶校尉刘毅尝抗论于朝廷曰:“使范武威疾若不笃,是为伯夷、叔齐复存于今。如其信笃,益是圣主所宜哀矜。其子久侍父疾,名德著茂,不加叙用,深为朝廷惜遗贤之讥也。”元康中,诏求廉让冲退覆道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尚书郎王琨乃荐乔曰:“乔禀德真粹,立操高洁,儒学精深,含章内奥,安贫乐道,栖志穷巷,箪瓢咏业,长而弥坚,诚当今之寒素,著厉俗之清彦。”时张华领司徒,天下所举凡十七人,于乔特发优论。又吏部郎郗隆亦思求海内幽遁之士,乔供养衡门,至于白首,于是除乐安令。辞疾不拜。”
  3.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以元康八年卒,年七十八。”
  4.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乔字伯孙。年二岁时,祖馨临终,抚乔首曰:“恨不见汝成人!”因以所用砚与之。至五岁,祖母以告乔,乔便执砚涕泣。”
  5.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九岁请学,在同辈之中,言无媟辞。弱冠,受业于乐安蒋国明。”
  6.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济阴刘公荣有知人之鉴,见乔,深相器重。友人刘彦秋夙有声誉,尝谓人曰:“范伯孙体应纯和,理思周密,吾每欲错其一事而终不能。”光禄大夫李铨尝论杨雄才学优于刘向,乔以为向定一代之书,正群籍之篇,使雄当之,故非所长,遂著《刘杨优劣论》,文多不载。”
  7.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粲因阳狂不言,寝所乘车,足不履地。子孙恒侍左右。”
  8.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乔好学不倦。父粲阳狂不言,乔与二弟并弃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至粲没,足不出邑里。”
  9.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武帝践阼,泰始中,粲同郡孙和时为太子中庶子,表荐粲,称其操行高洁,久婴疾病,可使郡县舆致京师,加以圣恩,赐其医药,若遂瘳除,必有益于政。乃诏郡县给医药,又以二千石禄养病,岁以为常,加赐帛百匹。子乔以父疾笃,辞不敢受。”
  10.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司隶校尉刘毅尝抗论于朝廷曰:“使范武威疾若不笃,是为伯夷、叔齐复存于今。如其信笃,益是圣主所宜哀矜。其子久侍父疾,名德著茂,不加叙用,深为朝廷惜遗贤之讥也。”元康中,诏求廉让冲退覆道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尚书郎王琨乃荐乔曰:“乔禀德真粹,立操高洁,儒学精深,含章内奥,安贫乐道,栖志穷巷,箪瓢咏业,长而弥坚,诚当今之寒素,著厉俗之清彦。”时张华领司徒,天下所举凡十七人,于乔特发优论。又吏部郎郗隆亦思求海内幽遁之士,乔供养衡门,至于白首,于是除乐安令。辞疾不拜。乔凡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
  11. ^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传‧范粲传》:“初,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父母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外黄令高𫖳叹曰:“诸士大夫未有不及私者,而范伯孙恂恂率道,名讳未尝经于官曹,士之贵异,于今而见。大道废而有仁义,信矣!”其行身不秽,为物所叹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