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浮里
旧称:Lahao(拉号)、Keyopan(雅邦)
俯瞰山下的罗浮里与北横公路罗浮桥
俯瞰山下的罗浮里与北横公路罗浮桥
地图
坐标:24°46′43″N 121°21′23″E / 24.778628°N 121.356305°E / 24.778628; 121.356305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桃园市
乡镇市区复兴区
区划8邻
政府
 • 里长王国治
 • 办公处
罗浮里3邻罗浮23之28号
人口(2023年9月)
 • 总计1,392人
 • 户数453
 性别比:105.1
(男性105.1人,女性100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68000130009
毗邻霞云里泽仁里奎辉里高义里义盛里
罗浮,市道118号台7线交会处

罗浮里,位于台湾桃园市复兴区北部,人口有1,392人。西以那是山支脉与泽仁奎辉二里为界,北与霞云里相邻,南与高义里相隔,东以大汉溪义盛里接壤。

里名由来

罗浮里旧称雅邦泰雅语读为Kinyopan,其意为“曾被明郑满清人留瓣子”,原属于拉号社的领域[1]。里内包括罗浮(Rahao)、高坡(Kaobo)、大湾(高坡溪)、(复兴)桥头等部落,其中以罗浮部落为里治中心。战后,国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域,将其境内各部落划设为村,并改名成“罗浮”。

罗浮部落即常称为“罗浮”,为北横公路上一处聚落,位于台7线22.845公里处[2],是地处大汉溪上的一座河阶平台地形。

历史沿革

清代光绪12年(1886),刘铭传于大嵙崁(今大溪镇)设立“台湾抚垦总局”,该村属于总局之“大嵙崁抚垦事务总办”。日治时期,明治29年(1896年),属大嵙崁抚垦署管辖;明治31年(1898年)改隶三角涌办务署大嵙崁支署;明治33年(1900年)改属大嵙崁办务署;明治34年(1901年)属桃仔园厅大嵙崁支厅;明治38年纷1905年)属桃园厅大嵙崁支厅番地;大正9年(1920年)属新竹州大溪郡番地。

二次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民国36年(1947年)初属新竹县角板乡(今复兴乡)角板村,同年分置独立为“三民村”及“泽仁村”;民国64年(1975年)9月10日析泽仁村南部置“罗浮村”,之后该村村名及界线未再改变。直到2014年12月25日,桃园县升格直辖市,才将村更名为里。

景点

脚注

  1. ^ 罗浮部落【Kinyop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湾原住民族资讯资源网,2014年5月28日查阅。
  2. ^ 省道公路里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路总局,2014年5月28日查阅。

参考文献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五《桃园县》上册,国史馆台湾文献馆。ISBN 9789860188646
  • 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蕃语研究会,1938年,台北南天书局复印。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