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震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7年7月16日23时18分(JST)在日本发生的异常震域现象,震央位于は京都府近海、深度370km、规模Mj6.7[1]
这次地震在北海道浦幌町观测到了震度4,但震央附近却几乎无感。

异常震域(abnormal seismic intensity)是指震度分布,不如寻常地震是以震央为中心向外同心圆扩散逐渐减弱,反而是呈现距离震央越远,震度越强的现象。

说明

192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次提出了“异常震域”的说法。[2]是指距离震央所在地,并非如通常情形般逐渐衰弱,而是远地震感异常加大的现象。[3]

异常震域所发生的原因:

  1. 场址效应:震源周遭的地体结构状态异常(松软地盘对地震波的折射、反射)。
  2. 板块构造: 地震波穿过板块边界时会经过破碎带等较薄弱的构造,会造成明显的衰减;而在同一板块上的衰减会较小。[4]
  3. 大规模深源地震

案例

2013年鄂霍次克海地震
2015年小笠原群岛地震
2015年5月30日发生,深度约681公里,地震矩规模7.9。台湾地区花莲、基隆、台东、云林、彰化有感,最大震度1级[5]

参考文献

  1. ^ 7月16日 京都府沖の深発地震. [2019-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7). 
  2. ^ 石川高见:异常震域を表せる地震记象に就てPDF 気象庁 验震时报第2巻 pp.7-15
  3. ^ 松本嘉司(199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潟地震の思い出, コンクリート工学, Vol.28, No.9, p96-98, Template:JOI
  4. ^ 前田宜浩、笹谷努:上部マントルの异常构造が强震动に与える影响
  5. ^ 地震報告. [2019-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