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沟蓝子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沟蓝子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科: 蓝子鱼科 Siganidae
属: 蓝子鱼属 Siganus
种:
沟蓝子鱼 S. canaliculatus
二名法
Siganus canaliculatus
Park, 1791[2]
异名
  • Teuthis oramin
    Bloch & Schneider, 1801
  • Siganus oramin
    Bloch & Schneider, 1801
  • Amphacanthus dorsalis
    Valenciennes, 1835
  • Teuthis dorsalis
    Valenciennes, 1835
  • Chaetodon canaliculatus
    Park, 1797
  • Amphacanthus guttatus oramin
    Bloch & Schneider, 1801

沟蓝子鱼学名Siganus canaliculatus)为蓝子鱼科蓝子鱼属鱼类,俗名长鳍蓝子鱼长鳍臭肚鱼。于1797年首次被苏格兰探险家Mungo Park正式描述为Chaetodon canaliculatus,模式产地为苏门答腊岛明古鲁省[2]

分布

本鱼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马达加斯加模里西斯塞席尔群岛红海波斯湾葛摩马尔地夫斯里兰卡印度安达曼海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台湾越南中国沿海、印尼新几内亚澳洲密克罗尼西亚帛琉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诺鲁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等海域。

分度

水深1至50公尺。

特征

本鱼体呈椭圆形且侧扁,标准长度为其深度的2.3至2.8倍,头部的背部轮廓在眼睛上方微弱地明显凹陷,鼻子尖,前鼻孔有一个瓣,在幼鱼中,它覆盖了后鼻孔,随著鱼的生长,会变得更短[3],体色多变,从绿灰色到黄棕色,颈背和身体前部有100-200个浅蓝色到白色的斑点,背鳍第一棘与侧线之间有2至3排,大约是眼睛大小的六分之一,侧线最高点与第一棘基部之间还有10排左右,受到惊吓或受伤时其侧腹布满浅棕色、深棕色和奶油色的斑点,形成6或7个均匀间隔的深色倾斜区域的图案,其中宽度相似的浅色区域将它们分开。背鳍最后一棘甚短;背鳍硬棘部及软条部间有一深刻。臀鳍最后一棘短。约与第一棘等长。死亡时,背侧具有暗褐色点,体侧则是白色点。生活时,二者皆呈淡蓝色。背鳍硬棘13枚、软条10枚;臀鳍硬棘7枚、软条9枚。体长可达30公分。另外各鳍鳍棘上有毒腺,被刺到会引起剧痛,须小心。

生态

成鱼生活在近岸水域、藻礁、河口和大型潟湖中,这些地方的碎石上生长著藻类。幼鱼生活在珊瑚礁平地和浅海湾。幼鱼会形成非常大的鱼群,随著鱼的成熟,鱼群的规模会缩小。成鱼成群出现,约20只,以藻类为食,成熟的雌鱼在一个繁殖期可以产卵多次,产卵量可达一百万个。

经济利用

肉质鲜美,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煮汤、烧烤皆宜。

参考文献

  1. ^ Carpenter, K.E.; Lawrence, A. & Myers, R. Siganus canalicul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e.T46088346A115394869 [errata version of 2016 assessment] [23 July 2020].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46088346A46664909.en可免费查阅. 
  2.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沟蓝子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D.J. Woodland. Siganidae. Carpenter, K.E.; Niem, V.H. (编).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ume 6. Bony fishes part 4 (Labridae to Latimeriidae), estuarine crocodiles, sea turtles, sea snakes and marine mammal (PDF). FAO Rome. 2001: 3633. ISBN 92-5-104587-9. 

扩展阅读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信息:沟蓝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