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侯王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涌侯王桥
Tung Chung Hau Wong Bridge
东涌侯王桥
坐标 22°16′48″N 113°55′47″E / 22.279907°N 113.92964°E / 22.279907; 113.92964坐标22°16′48″N 113°55′47″E / 22.279907°N 113.92964°E / 22.279907; 113.92964
承载行人
跨越东涌河
地点 香港新界离岛区大屿山东涌
其他名称侯王桥
设计参数
桥型混凝土
桥(旧桥)
全长50英尺(15米)
宽度2米(7英尺)
历史
设计师黄继荣新界民政署工程师;混凝土桥)
开工日1971年2月21日(铁桥)
1980年5月(修复为混凝土桥)
开通日1971年3月31日(铁桥)
1980年9月26日(修复为混凝土桥)
关闭日1979年8月2日(铁桥)
统计
通行费免费
地图
地图

东涌侯王桥(英语:Tung Chung Hau Wong Bridge)是一条位于香港大屿山东涌的行人桥,用以横渡东涌河,是以陆路往来东涌及沙螺湾的必经桥梁[1],由于邻近东涌侯王古庙,是故被称为“侯王桥”。桥梁最初为附近的村民自行以竹搭建,惟不胜交通往来的负荷,在居民的要求下,于1971年由驻港英军派出工兵改建为铁桥[1],改善了当地的交通[2][3],但该桥于1979年因台风荷贝猛烈吹袭而严重受损[4],于1980年由离岛理民府改建为混凝土桥[5]

建造及启用

东涌侯王桥于1980年修复为混凝土桥的牌匾,因日久失修而充满污垢及出现明显脱色。
东涌侯王桥旁的牌匾,提述英军第十一工兵队在1971年义助建桥的事迹。

大屿山在1997年5月青屿干线通车前,仍是一座远离香港市区的孤岛,而东涌更是位处大屿山西北岸的偏僻之地,但当地有村落及农田,在东涌以西的沙螺湾至大澳一带也有村民聚居[6],而在假日也有游人前往。在东涌有一条自石门甲向北流往东涌湾的东涌河[7],将连接东涌及沙螺湾的小径分隔,因此当地村民便自行使用在东涌河下游搭建竹桥以便渡河,并以附近的侯王庙而命名为“侯王桥”。该竹桥原始简陋,并不稳固,对途经竹桥的居民及游客构成危险,可是当地居民难以负担兴建正式桥梁的费用,所以东涌乡事委员会在1960年代初一直争取政府协助修筑桥梁[1]

1971年年初,离岛理民府长官郭惠康派出时任政务主任的曾荫权到访当地[8],曾荫权听取村民期望建桥的要求后,认同需要为当地村民修筑较安全的桥梁[2],于是向所属单位反映居民的建议,离岛理民府同意协助当地村民兴建跨越东涌河的渡河桥,并负担购买建材的费用,又联系驻港英军寻求协助,军部同意派遣英国陆军皇家工程部的工程人员到当地为修筑渡河桥作出评估,其后落实建造铁桥取代原先的竹桥,并展开设计工作。渡河桥于1971年2月21日动工建造,由驻港英军第11工兵队以义务性质兴建[1],并克服了当地不便施工的环境,铁桥只用了一个多月便施工完毕。渡河桥主要以工字铁构成,长150英尺(46米),宽4英尺(1米),上面铺设木板,这项工程使用了100吨的混凝土,桥身一端连接东涌,另一端接驳通往散头及沙螺湾的路段,桥面有栏杆,桥身比竹桥稳固,过桥也较之前安全。1971年3月31日,离岛理民府、东涌乡事委员会及驻港英军为新桥举行落成仪式 [2],当地居民皆有出席,并由东涌乡事委员会主席庄朱才向驻港英军何斯福少将颁发锦旗,以答谢军部为居民建造桥梁及改善当地的交通,而参与兴建桥梁的英国陆军皇家工程部第11工兵队于铁桥完工后一周便返回英国[2]

损毁及重建

1978年,铁桥经过近八年的使用后,铁架已经锈蚀,桥面的木板亦已毁坏,支撑桥梁的支柱经过河水多年来的冲擦下亦有所移位,东涌居民遂要求政府方面协助维修[9]。1979年8月1日,香港受到台风荷贝吹袭,这是香港在1970年代遇到的最强台风,香港天文台于8月2日下午1时正发出十号飓风信号,这场台风造成香港12人死亡,260人受伤,多达800人无家可归,香港多处损毁严重[10],而东涌侯王桥也在这次台风吹袭中严重受损,已不能安全通行[4]。由于侯王桥是当地交通的重要桥梁,但村民难以负担重建桥梁的费用,于是寻求政府协助[11],而凤凰山女狮会亦决定赞助10万港元修复桥梁。经过与政府当局的磋商后,离岛理民府于1980年1月22日决定拨款20万港元重修渡河桥,并由新界民政署工程师黄继荣负责设计。修桥工作于1980年5月展开,桥梁以混凝土建造,长50英尺(15米),宽2米(7英尺),于同年9月完工。1980年9月26日,离岛理民府罗家骏、凤凰山女狮会会长汪汤贵珍东涌乡事委员会主席庄朱才等人出席新修渡河桥的通行仪式[5]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英軍協助大澳東涌兩村動工 改建侯王橋. 华侨日报. 1971-02-22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2. ^ 2.0 2.1 2.2 2.3 英軍協助東涌建設改善交通 侯王橋啟用. 华侨日报. 1971-04-01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3. ^ 大嶼訪「巨人」 千里眼看未來. 明报. 2020-06-04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4. ^ 4.0 4.1 大嶼山侯王橋被吹毀 交通受影響 村民遊客往來危險恐生意外. 华侨日报. 1979-08-07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5. ^ 5.0 5.1 去年被吹毀耗廿萬重建 大嶼山東涌侯王橋 重建完成居民便利. 华侨日报. 1980-09-27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6. ^ 歷史背景. 规划署.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7. ^ 別讓東涌河變坑渠 睇清啲未來河畔公園. 明报. 2019-10-27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8. ^ 官場打滾45年 曾蔭權行政主任起家官至特首. 东方日报. 2015-10-05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9. ^ 大嶼山東涌侯王橋 鐵架已銹蝕 木板亦已毀壞 村代表要求速修理. 华侨日报. 1978-12-03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10. ^ 颱風荷貝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三日. 香港天文台.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11. ^ 侯王橋被吹毀獲女獅會資助修築. 华侨日报. 1980-01-23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