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振东
戈振东(葡萄牙语:Joaquim Guerra;(1908年4月8日—1993年12月25日),耶稣会神父,葡萄牙汉学家,澳门海星中学第一任校长。
生平
- 1908年,他出生于葡萄牙丰当市附近的一个小镇。
- 1928年进入耶稣会。
- 1933年远渡重洋来到葡属澳门。他先在澳门神学院教授哲学,两年之后赴上海一所神学院学习神学。
- 1937年被任命为神父。
- 1940年他被派往天津,在那里一边传教一边开始研究汉语拼音, 经过长达三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一套汉语拼音系统(混合了广东话、普通话、葡萄牙语等几种语言的汉语拼音系统,未能普及)。后来他自天津来到绍兴,在当地教会工作。
- 1951年因中国政局变化而被关进监狱,数月后被释放。之后辗转来到澳门,积极投入教会工作,开办学校和社区中心。
- 1959年因健康欠佳返回葡萄牙,身体稍有恢复,即参加救援团体远赴拉美,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半的时间。返国之后,开始在非洲葡萄牙语言中心以自创的汉语拼音系统教授中文,同时研究汉语字义,发表有《汉语字义结构》一书,并编纂了《葡中通用词典》。
- 1973年,戈振东神父开始以旺盛的精力和极大的耐心翻译四书五经,历时十年,翻译出版了《诗经》(1979)、《尚书》(1980)、《春秋左传》(1981)、孔子的四书(1984)、《孟子》(1984)、《易经》(1984)、《礼记》(1986)、《道德经》(1987)。如此浩繁的工作,他竟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完成,实在令人惊叹。
振东神父和他翻译的《道德经》
戈振东神父翻译中国古籍的热情,应该说首先来自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所怀有的敬意。他在《尚书》的译本序言中说:“中国是一个奇迹,只有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的人才会在她面前无动于衷。” 1 他认为中国漫长而灿烂的历史“反映出中国人的非凡的生命力和人文精神”。 而中国文化是一个丰富宝库,应该让全世界的人民来分享,“中国于西元前数百年问世的四书五经,是一直启发和指引中国人心灵的学说,中国应该继承这些学说,以保持自身的纯粹,保证国家的延续,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不过其他国家,无论远近,都可以从这些学说中汲取教益”。
据说,《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之外,被译成最多文字的一部著作。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译本均出自传教士之手。最早出现的译本可能是英译本,189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是英国的詹姆斯·雷格(James Legge)神父,而最早的葡文译本在1987年方才问世,将近晚了一百年,译者是戈振东神父(Joaquim A.Guerra)。
然而,他作为一个有强烈宗教使命感的传教士,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传播他的信仰,因此他的翻译不由自主地受到了这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中《道德经》的翻译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