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城镇
徽城镇 | |
---|---|
镇 | |
徽州府衙仪门 | |
坐标:29°52′08″N 118°25′55″E / 29.86902°N 118.43197°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上级行政区 | 歙县 |
村级区划单位数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行政区划代码 | 34 10 21 100 |
电话区号 | +86 (0)559 |
徽城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县城,古代为徽州府治。面积61.5平方公里,人口6.08万[1]。下辖17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地处歙县中西部,东与北岸镇、深渡镇接壤,南与坑口乡、雄村乡为邻,西与郑村镇、黄山市徽州区相连,北与桂林镇、富堨镇毗邻。
沿革
徽城镇始建于秦代设置歙县之时,六朝时期升为新安郡郡治,隋代为歙州治,宋徽宗时又改为徽州治,明清时为徽州府治,直到民国初年废府存县,定名“徽城镇”。此后仍为歙县县城。1958年成立“徽州公社”,1961年改名“徽城公社”,1965年改为镇。1984年,原徽城乡并入。2004年,原南源口乡并入。
地理交通
徽城镇位于歙县中部,北接桂林镇、富愒镇,东与北岸镇、坑口乡接壤,西南与郑村镇、雄村乡毗邻。
徽州古城被练江的各支流所环抱,在城东南练江与渐江汇合成新安江,直通杭州。练江上有唐代兴建的水利工程渔梁坝。
皖赣铁路和杭徽高速公路经过徽城镇。
徽州古城
明代所建的徽州古城包括毗邻的两部分:西为古徽州府城,面对练江,地势开阔;东为古歙县附郭城,被群山环抱,状似半月。古城目前仅存数座门楼和部分城墙,但是城内外仍遍布有大量历史街巷和古代建筑,尤其是民居、祠堂、牌坊被称作为徽州建筑三绝。
徽城镇为黄山市首个财政收入亿元镇。下属渔梁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行政区划
下辖以下地区:[2]
新路街社区、解放街社区、新安路社区、新北街社区、新南街社区、斗山街社区、渔梁社区、古关社区、北关社区、练江社区、七川社区、晹村社区、新洲社区、新路村、问政村、程家坞村、紫阳村、南源口村、大梅口村、南屏村、金山村、就田村和鲍川村。
文物保护单位
徽城镇境内拥有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 | 名称 | 年代 | 地址 | 分类 | 图片 | 备注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3-102 | 许国石坊 | 明 | 徽城镇中和社区中和街 | 古建筑 | 第三批国保 | ||
5-319 | 渔梁坝 | 唐—清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古建筑 | 第五批国保 | ||
7-1043 | 长庆寺塔 | 宋 | 徽城镇紫阳村披云路4号 | 古建筑 | 第七批国保 | ||
8-0310-3-113 | 歙县太平桥 | 明清 | 徽城镇练江 | 古建筑 | 第八批国保 | ||
8-0311-3-114 | 巴慰祖宅 | 明清 | 徽城镇渔梁社区渔梁中街77号 | 古建筑 | 第八批国保 | ||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 |||||||
1-40 | 新州石塔 | 南宋 | 徽城镇新洲社区新洲路35号 | 古建筑 | 第一批省保 | ||
1-49 | 方士载宅 | 明 | 徽城镇向阳路9号,打箍井街15号 | 古建筑 | 第一批省保 | ||
1-53 | 圣僧庵壁画 | 明 | 徽城镇晹村社区 | 第一批省保 | |||
2-8 | 新安碑园石刻 | 宋-清 | 徽城镇披云路10号 | 第二批省保 | |||
2-49 | 渐江墓 | 清 | 徽城镇 | 古墓葬 | 第二批省保 | ||
3-19 | 南谯楼 | 明清 | 徽城镇中和街 | 古建筑 | 第三批省保 | ||
5-73 | 东谯楼 | 宋 | 徽城镇中和街 | 古建筑 | 第五批省保 | ||
5-74 | 曹氏二宅 | 清 | 徽城镇打箍井街20号、22号 | 古建筑 | 第五批省保 | ||
6-52 | 紫阳桥 | 明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古建筑 | 第六批省保 | ||
6-54 | 万年桥 | 明 | 徽城镇 | 古建筑 | 第六批省保 | ||
6-67 | 徽州府衙 | 明-现代 | 徽城镇古城南门 | 古建筑 | 第六批省保 | ||
6-90 | 王氏故宅 | 清 | 徽城镇大北街100号 | 古建筑 | 第六批省保 | ||
7-32 | 尚宾坊 | 明 | 徽城镇城东路 | 古建筑 | 第七批省保 | ||
8-59 | 徽州古城墙 | 隋-民国 | 徽城镇古城区 | 古建筑 | 第八批省保 | ||
8-147 |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 | 清 | 徽城镇城东路 | 古建筑 | 第八批省保 | ||
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 |||||||
3- | 古遗址 | 新州遗址 | 新石器 | 歙县徽城镇 | 第三批 | ||
3- | 古建筑 | 紫阳书院 | 南宋 | 歙县徽城镇 | 第三批 | ||
4- | 古遗址 | 新安古道 | 唐 | 歙县徽城镇 | 第四批 | ||
4- | 古建筑 | 太白楼 | 宋清 | 歙县徽城镇 | 第四批 | ||
5- | 古建筑 | 杨家大厅 | 明 | 歙县徽城镇 | 第五批 | ||
5- | 古遗址 | 许家厅 | 清 | 歙县徽城镇 | 第五批 | ||
5- | 古建筑 | 黄氏节烈门楼 | 清 | 歙县徽城镇 | 第五批 | ||
5- | 古建筑 | 城南福惠庙 | 明 | 歙县徽城镇鲍家庄 | 第五批 | ||
5- | 古遗址 | 孝贞节烈坊 | 清 | 歙县新南街 | 第五批 | ||
5- | 古建筑 | 崇一学堂旧址 | 清 | 歙县小北街 | 第五批 | ||
5- | 古建筑 | 叶挺囚禁处旧址 | 民国 | 歙县徽城镇 | 第五批 | ||
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 |||||||
节烈祠 | 徽城镇上路街 | ||||||
白云禅院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忠护庙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大夫坊 | 明 | 徽城镇城东路上路街 | |||||
豸绣重光坊 | 明、清 | 徽城镇大北街 | |||||
含贞蕴粹坊 | 清 | 徽城镇大北街 | |||||
古紫阳书院坊 | 明 | 徽城镇城东路 | |||||
柏台世宠坊 | 明 | 徽城镇新安门内侧 | |||||
鲍氏节孝坊 | 明 | 徽城镇上路街 | |||||
吴氏世科坊 | 清 | 徽城镇中山巷 | |||||
胡氏节孝坊 | 清 | 徽城镇琳村 | |||||
叶氏贞节木门坊 | 徽城镇斗山街 | ||||||
叶家大屋 | 徽城镇大北街 | ||||||
斗山街30号 | 徽城镇斗山街 | ||||||
汪中怡宅 | 徽城镇斗山街 | ||||||
潘婉香宅 | 徽城镇斗山街 | ||||||
王世杰宅 | 徽城镇斗山街 | ||||||
斗山街37号 | 徽城镇斗山街 | ||||||
中山巷5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6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7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8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9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10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12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14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16号 | 徽城镇 | ||||||
中山巷19号 | 徽城镇 | ||||||
下姚祠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元和堂药铺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吊脚木楼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巴道复运输过塘行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宜振堂及漪澜轩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思政堂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狮子桥 | 徽城镇渔梁社区 | ||||||
打箍井街4号 | 徽城镇中和街 | ||||||
新安关 | 徽城镇渔梁街 | ||||||
汪采白墓 | 徽城镇披云峰 | ||||||
中和街钟楼 | 徽城镇中和街 | ||||||
集和堂药店 | 徽城镇中和街 | ||||||
南门石洞 | 徽城镇人民路 | ||||||
父子明经坊 | 徽城镇上路街 |
中国传统村落
2012年,渔梁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参考资料
- ^ 徽城镇概况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2-20.
- ^ 2023年徽城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