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法盛
何法盛(?—?),南北朝刘宋人、史学家,官至湘东太守[注 1]
生平
何法盛出身于显贵的上流社会。因出生时正值佛教兴盛时期,故其名字中的“法”字带有浓厚佛教色彩。但史书有记载他的史料并不多。何氏著有纪传体史书《晋中兴书》。全书一共有七十八卷,记述了东晋一朝的事迹。后世有指该书不是出自其手笔,实从郗绍所著的史书中剽窃过来。[1]何法盛在郗绍成书后趁他不在家时窃书,视为己出。[注 2]因此,《晋中兴书》应纳入私修史之列。另外,至唐代贞观年间官修晋书出现之前,该书被列为“十八家晋史”之一[注 3]。同时又成为唐代官方史官重修晋朝及十六国历史的辅助参阅史料。不过,安史之乱的爆发令臧荣绪所撰写的《晋书》下落不明,当中一共有十四卷卷目悉数散佚。连带何法盛《晋中兴书》的卷目也一同散佚,只馀下残书七卷。虽然如此,《晋中兴书》一部分的内容由清朝人汤球辑录下来。如今尚有《众家编年体晋史》及《九家旧晋书辑本》二书辑录部分内容。[2]
成语
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两个成语是来自何法盛的《晋中兴书》,其中一个是“势成骑虎”(骑虎难下)。[注 4]而“家鸡野雉”或“家鸡野鹜” 则出自《晋中兴书》第七卷‧颖川庾录:“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以庾翼用家鸡比喻自己的书法,用野雉比喻王羲之的书法来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此成语也引伸为贵远贱近、喜新厌旧的意思。
另见文献
注释
- ^ 可参考廖吉郎《南北朝史部遗籍考》(2008年由花木兰文化工作坊出版)第14卷第60页原文:“‧‧‧‧‧‧何法盛校书东宫。知法盛当于宋孝武时,为奉朝请,且芒校书东宫。据《隋惰志》所著录,又知尝为湘东太守,则何氏大抵为刘宋中晚时人也。所撰《晋中兴书》,披唐‧李延寿言,谓系纫自郡绍之作者。”。
- ^ 见唐李延寿《南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范泰荀伯子徐广郑鲜之裴松之何承天〉原文:“绍不与。至书成,在斋内厨中,法盛诣绍,绍不在,直入窃书。绍还失之,无复兼本,于是遂行何书。”。
- ^ 见吴天任《正史导读》(1990年由台湾商务出版)第35页“第五章 晋书”“第一节 修撰缘起与史料来源”描述:“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因东晋时何法盛等十八家所修晋史未善,乃命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重撰晋书”。
- ^ 据北宋《太平御览‧卷四六二‧人事部‧游说下》引《晋中兴书》:“苏峻反,温峤推陶侃为盟主,侃欲西归,峤说侃曰:“天子幽逼,社稷危殆,四海臣子,肝脑涂地,峤等与公致命之秋,事若克济,则臣主同休,如其不然,身虽灰灭,足以谢责于先帝。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虎之势,可得下乎?公若违众独反,众心必沮。沮众以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