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弘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释弘济(1271年-1356年)[1],字同舟,别号天岸,俗姓百越余姚人,为元朝杭州普福寺沙门。[2]

生平

弘济法师年幼失怙,跟随乡里宝积寺的舜田满和尚出家,济法师青年时才骏绝伦,满和尚教授《法华经》义,辄能过目成诵。十六岁时,受比丘大戒,持守四分律仪,不敢违越半分戒律。感叹道:“戒固不可缓,而精研教乘以资行解,又可后乎!”[2]

于是前往鄞州,依止半山全法师学习天台教义,经过长时间的学习,通达天台的所有要旨。于修持《法华忏》、《金光明忏》、《净土忏》等忏悔法,一天顾定境中仿佛见到四明尊者现前,授予犀角如意,从此之后辩才无碍、口若悬河,了无留滞[2]

泰定元年(1324年)时出山,住持万寿圆觉寺,隔年盐官海岸被冲毁,居民日夜担忧海水泛滥冲垮屋宅,元朝宰相脱脱特请弘济法师主法,启建水陆慈心三昧大法会,取海沙持诵《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加持,祈祷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消灾免难。法师率众遍撒堤岸,凡有撒到加持沙的地方堤岸皆复原坚固,见闻者都赞叹佛法的神异[2]

大历年间,移锡住持显慈、集庆二寺,刚好遇到歉收的荒年,有苏人前来聘弘济法师前往修建大德万寿寺,法师花费了六年的时间才将万寿寺兴建完成[2]

至正五年(1345年),宣政司请弘济法师主持会稽圆通寺,住了四年,返还宝积寺专修念佛三昧,求生净土。七年后,法师八十岁,元惠帝降旨,令其主持杭州普福寺,弘济法师不得以勉强受诏,后来仍旧告老归隐清镜阁。一日召集弟子,厉声告诫说:“生死难处、生死难处!”偈写完后便圆寂了,世寿八十六岁,戒腊七十一夏。圆寂七日面貌如生,弟子们以陶缸装藏,葬于峨嵋山的松花坞。[2]

著述

  • 《四教仪纪要》三卷
  • 《天岸外集》

法嗣

师长

弟子

  • 上竺道臻
  • 雍熙净琛
  • 普光允中
  • 圆通有传
  • 天宫明静

参考文献

  • 明代 释如惺,《大明高僧传》卷一[3]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