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谭以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谭以诺
出生 英属香港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教育程度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工学士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文学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哲学硕士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哲学博士
职业作家、文学评论家和学者

谭以诺(英语:Enoch Tam Yee Lok),是一位香港作家、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亦是学术评论网站微批和独立出版商手民出版社的创办人,曾夺得2010年中文文学创作奖文学评论组冠军和2014年香港艺术发展奖艺术新秀奖[1][2],以及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任教[3]。现为岭南大学视觉研究系助理教授[4]

生平

谭以诺自幼喜欢阅读,中学时期就读男校,经常与友人一同追看武侠小说和科幻小说,尤好金庸倪匡小说[2]。后来在学长的推荐下阅读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并爱上了西方文学,并又阅读了《百年孤寂》、《罪与罚》等名著,大大影响了他日后的写作风格[2]。谭后考入香港科技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并选修了不少与文学相关的人文学系课程[2]。毕业后继续于科大攻读人文学文学硕士哲学硕士,以及担任研究助理[4]。谭在攻读文学硕士期间开始撰写艺术评论文章,亦曾担任文学期刊《字花》的编辑[5]。谭于2010年凭《生态批评与“再栖居”:以吴煦斌的〈石〉、〈山〉、〈猎人〉为例》一文夺得中文文学创作奖文学评论组冠军[1],并在翌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黑目的快乐年代》[2]。谭亦在2014年获得香港艺术发展奖艺术评论新秀奖[2],随后分别于同年5月和2015年创办了影评网站映画手民[6]和学术评论网站微批[5],同时自2014年起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担任兼职讲师[4],并在2016年兼任课程主任[5][3]。2015年,谭亦创办了手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和售卖市面上较为罕见的学术论著,例如香港研究和性别研究的评论书籍[7]。该出版社至今仍在运作,并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仍然维持原有方针,以出版文学和香港研究学术著作而非政治评论书籍为主,皆因谭认为香港仍然需要有人为冷门的学术领域出版书籍,保留不同声音和文化,而不能只盲目追逐热潮[6]。2018年,谭获得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哲学博士[4][8]。谭于2019年和2020年出版了数部以香港电影为主题的评论集,以及将奥克拉荷马大学副教授叶曼丰的评论集《武侠电影与香港现代性》(Martial Arts Cinema and Hong Kong Modernity﹕Aesthetics, Representation, Circulation)翻译成中文版[5]。2020年,谭就纪录片《理大围城》被电检处评为三级一事撰文批评,亦指控电检处损毁光碟的行为是刑事毁坏[9]。2022年1月,谭出任岭南大学视觉研究系助理教授[4]

著作

小说

  • 《黑目的快乐年代》(2011)[2]
  • 《于是我坐下,听调酒师M说H城的传说》(2019)[3]

评论集

  • 《在地而立:香港独立电影节 2008-2017》(2017)[10]
  • 《伪现世的风景:电影《风景》的真实叩问》(2017)[10]
  • 《香港独立电影图景》(2019)[8]

学术论文

  • ‘The Silver Star Group: A First Attempt at Theorizing Wenyi in the 1920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9.1 (2015): 62-75.[4]
  • ‘Colourful screens: Water imaginaries in documentaries from China and Taiwan.’ Interactio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 Culture, 2.2 (2012): 109-126.[4]
  • ‘A Turn to the Politics of Place in Hong Kong Independent Documentaries’. Ex-position 42 (2019): 155–168.[4]
  • ‘A Hundred Years of Wenyi: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nyi Film in Chinese-language Cinemas’ (华语文艺片的百年流转). Film Art (电影艺术) 1 (2017): 9-14.[4]
  • ‘Hong Kong in McDull Film Series’(麦兜系列电影中的香港).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 (2013).[4]

翻译作品

  • 《武侠电影与香港现代性》(Martial Arts Cinema and Hong Kong Modernity﹕Aesthetics, Representation, Circulation)(2020)[5]

参考资料

  1. ^ 1.0 1.1 「二○一○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 題材嶄新多樣. 香港政府新闻公报. 2010-11-18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文浩. 明藝.人物專題﹕不讓香港文學「沒有人評論」——專訪譚以諾. 2019-09-19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3. ^ 3.0 3.1 3.2 筆語人生 - 譚以諾先生. 香港公共图书馆.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譚以諾教授. 岭南大学.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5. ^ 5.0 5.1 5.2 5.3 5.4 【網上書評】微批: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 明周文化. 2017-03-29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6. ^ 6.0 6.1 红眼. 星期日文學‧譚以諾:當人人都在追捧學術書時,我心裏有數. 明报. 2020-11-29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7. ^ 關於手民出版社. 手民出版社.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2). 
  8. ^ 8.0 8.1 專訪譚以諾博士談手民出版的新書 (2019國際書展系列報導)加(國粵語). 中央广播电台. 2022-12-05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9. ^ 《理大圍城》被評三級 送審光碟退還已成碎片 電檢處:職員即日道歉. 立场新闻. 2020-09-23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10. ^ 10.0 10.1 譚以諾. 艺评香港.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