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姓
姓氏 | |
庄 | |
《百家姓》第323位 | |
40: |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
41: |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
42: |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
堂号 | 天水、会稽、东海、锦绣、南华、武强、淋郁、一篑、秋水、静观、宝绘 |
郡望 | 天水郡、会稽郡、东海郡 |
起源
- 庄氏本芈(音米)姓也,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因避后汉明帝讳,改为严氏。魏晋之际,有复本氏者,故有庄严二氏行于于世,见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是郑樵以吾庄严二氏,为始于楚庄王之后,然余考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有云:楚之先祖,出自多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火正为官职名),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宴安,佐舜食邑于曹,至卅四世而生挟,周武王克商,始封挟于邾,是为朱氏之始。其六曰季连,芈氏,楚其后也。是楚乃轩辕黄帝,帝景颛顼高阳,祝融及季连诸人之后裔,而季连之苗裔熊绎,在周成王之时,受封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十六传而至楚庄王,名熊侣(一作旅)春秋五霸之贤君,庄王是其谥号也,传十三世至王负刍为秦所灭,凡廿九传,历世四十,而二十五世称王,享国计八百九十三年(公元前一一一五—二二三年),厥后子孙身散处于江汉间。至于梁惠王同时,则有大儒曰庄周,字子休,尝为蒙漆园史,楚威王闻其贤,许以为相,辞不受,著书号庄子。又有庄𫏋王滇,楚威王时威震黔地,秦灭诸侯,惟楚裔王滇,为西南夷君长。其后有庄不识者,以骑将入汉,功封武疆侯,不识生婴,袭封简侯,婴生青翟,汉武帝元狩五年为丞相,元鼎二年使西域史通,寻坐与长史朱买臣等发御史大夫张汤阴事,致汤自杀,不直,国除。又如吴人庄忌,及余姚严光者,多生后见,而布传之中国汴光也,乃古大梁舆地,蒙属梁国,是汴光乃梁之苗裔也,事尚欤宜应述之。
- 源自芈姓,楚庄王的后代以楚庄王的谥为姓,始有庄氏。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
- 源自子姓,春秋初期宋国有宋戴公,据史籍《姓氏考略》、《资治通鉴音注》等记载,宋戴公名㧑,字武庄,其部分后代以先祖名字为姓,形成了庄氏。
- 唐朝中不少来至西域诸族的犹太人和穆斯林商人并 入境随俗改姓庄。
- 明太祖后裔朱姓人,在明末清初为了避免被清朝士兵攻击,而改姓庄。
- 有不少台湾的原住民改姓庄。
庄姓的一部分人在东汉时为了避讳皇帝刘庄的名字,而改姓严,而魏晋时有些严姓的人改回庄姓,故称“庄严同宗”。所以有一些“庄严氏宗亲会”等。
又相传许多明太祖后裔朱姓,明末清初改姓庄,而后许多庄姓人士,对自己本家的起源朱、庄难辨,故加入“庄严宗亲”,而有“庄严朱氏宗亲会”等。
庄姓目前的分布主要在江西、江苏、福建、广东、港澳与台湾,虽然无法名列中国大陆一百大姓,在台澎金马地区却大约是第25大,是台湾第二十四大姓[1]。
参阅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 《百家姓》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庄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 ^ 两岸庄氏同根同祖一家人. 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202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