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建筑列表

坐标25°01′49″N 121°30′46″E / 25.030390°N 121.512795°E / 25.030390; 121.51279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中红楼正面与蒋中正站像。

25°01′49″N 121°30′46″E / 25.030390°N 121.512795°E / 25.030390; 121.512795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建筑列表列出了该校已消失与现存之建筑。建国中学之校园规划以操场为中心,各校舍皆围绕操场兴建。日治时期时,建国中学之前身台北一中红楼为静态教学区,其余为宿舍、风雨操场、武道馆等活动区域。二战结束后,由于学生人数增加,逐渐改建为静态教学之校舍。

已消失建筑

建筑名称 落成时间 简介
第一学寮 日治时期 在今日格物楼与篮球场位置。
第二学寮 日治时期 旧址位于今天活动中心,靠南边围墙内一层矮房于1976年之前曾作为面食部。该建筑于战后称勾践楼,外漆浅绿色,后拆除建为篮球场[1]
校长官舍 又称“校长小楼”,位于今日自强楼南方,回收场旁的空地[1]。该建筑于2002年331地震严重毁损,后来被拆除。
武道馆 日治时期 木造道馆建筑,位置在今明道楼西侧围墙外教职员宿舍区内[1],于1995年12月失火烧毁,当时已退休之著名建中工艺老师信能格居于其邻近宿舍养病,火灾时因过度惊吓以至心脏麻痹去世。
风雨操场
木楼 位置在明道楼和新四楼之间,面食部旧址,1970年拆除。[2]
游泳池
水塔
礼堂与生徒控室
文化走廊 临近南海路西段围墙内侧,1970年代柱子上有“文化走廊”字样,曾为初中部教室[1]。最西端的教室曾是建中青年社编辑室,最东端靠近大门两间曾是军训枪械保管室,现已不存。
旧南海路正门 右侧柱上由于右任题“省立台北建国中学”校名,后改建为现今正门。
建筑名称 落成时间 图片 简介
生态池 待考

自致知楼东侧拍摄
自致知楼东侧拍摄
应属诚正楼附属建物,可能为同时完工。曾经长满植物,有养鱼,而后可能是因为清洗池底造成原先被青苔堵塞的裂罅暴露,因此开始漏水。2009年暑假,因配合新大楼建筑,予以拆除。
诚正楼 1958
红色壁面上可见科学大楼字迹
红色壁面上可见科学大楼字迹
高三层楼。原作科学大楼,1975年科学馆启用后诚正楼二楼与三楼曾用作图书馆,西北侧墙面仍可见字迹遗留。为配合梦红楼兴建,该大楼已于2010年8月中旬拆除[3]:8。该建筑所在地改建为梦红楼及雕塑家郭清治的装置艺术“荣耀的天空”。

拆除前各楼层教室使用状况:(由东向西排列)

  • 一楼:健康中心、摄影社办、建中会[a]办公室、旧建青社办(曾用作班代大会议场)。
  • 二楼:国文科教室、军训教室、英语科教室、数学科教室。
  • 三楼:电研社办、建青社办、天文社办、行义童军团、桥艺社办、军武社办。[b][c]

目前建筑

建筑名称 落成时间 图片 简介
南海路正门 1959-1963年间
建中正门。电子媒体报导建中时必取之景,校名由张群题字。
热食部 1955

热食部结束营业后拍摄。
热食部结束营业后拍摄。

为一排一层楼于南海路侧的校舍,以热食部为核心。目前为热食部、早餐部[d][4],、交通队器材间及信望爱社社办。1976年理发部与热食部从现今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靠宁波西街的矮房迁到此处,理发部目前已迁至正谊楼地下室。2020年寒假,原合作社二卖场与热食部间墙面打通,前者迁至正谊楼地下室。2021年1月19日,热食部关闭,据校方说法是基地掏空,基于工作环境安全问题的“暂时关闭”[4],然而在关闭前仍有不分年龄的校友蜂拥而至,将热食部挤得水泄不通。

热食部前与红楼的花圃皆种植杜鹃花,为建中美景之一。

天地心雕塑 待考
位于热食部前方的红楼花圃内。曾被《建中青年》调侃:“有钱设奇怪的雕像,没钱更新热食部菜色。”
蒋介石铜像 1975
位于大门广场,红楼前方。原为水池,后改为花圃。1975年蒋介石总统去世后,全校募款树立铜像以为纪念。而后大门也抬高,以使铜像不被阻挡。近年来因该校部分学生认为其为戒严时期威权统治的象征,有将其撤出校园的声音[5]。但是现在的毕业典礼通常都用此像动手脚。
红楼 1909




为该校最早落成之建物(1909),是该校之精神象征。二次大战时,该建筑西侧曾于台北大空袭期间遭美军烧夷弹击中,战后重建。与东侧相比,能见到其砖块砌法较为粗糙。早期被称为“大楼”,战后渐渐被拆除,改建新大楼,今日正谊楼(民国64年落成)、致知楼、诚正楼、庄敬楼之所在地即为原来红楼的后排与东、西、中列。民国六十二年教育当局鉴于红楼破旧,欲拆除改建,黄建斌校长大力反对,使其得以保存,后几经修葺。2005年为最近的一次重修,该次工程将外墙、屋顶梁架与屋瓦等做了大幅度的修复[e]。红楼曾作为高三教室使用[1],但目前主要作为行政使用:

  • 一楼穿堂两侧为校友会、家长会之办公室,其正上方为校长室。[f]
  • 东侧一楼依序为辅导室、团体辅导室、辅导会议室。二楼为校史室、校史资料室、资优研讨室。[g]
  • 西侧依序为总务处、人事室,走廊为手语社社办。二楼为秘书处、会议室与台北市资优教育中心。或许这是全校最坚固的楼也说不定。
庄敬楼 1976
庄敬楼前方为司令台,左侧建筑为正谊楼,右侧为致知楼。
庄敬楼前方为司令台,左侧建筑为正谊楼,右侧为致知楼。
高四层楼,与正谊楼同时兴建,1975年已陆续从一楼到三楼先启用,1976年四楼与整栋建筑完工,庄敬楼面向操场司令台上方墙面原为淡黄色,现已配合红楼改为红色。原红楼后侧中央部分改建。日治时为生徒控室与礼堂所在。
  • 一楼:学务处、教官室、教务处。
  • 二、三楼:教师办公室。
  • 四楼:会议室兼团体自习室。
致知楼 1967
2015年,经过暑期整修后的建中致知楼,从排球场角度拍摄。画面右侧空地为原诚正楼所在之处,而该建筑已遭拆除。
2015年,经过暑期整修后的建中致知楼,从排球场角度拍摄。画面右侧空地为原诚正楼所在之处,而该建筑已遭拆除。
高四层楼。1955年,国防部借用部分教室作为驻地,并援款105万新台币于建四层楼教室,称为“新四楼”,后更名致知楼[1]。早期作为高二教室使用,后因高三所在之正谊楼紧邻国语实小,过于吵闹,乃将高二高三教室互换,作为高三教室。98学年度起,因邻近新大楼工地,复又将高二高三教室互换。101学年度后高二沿用作为高三教室,现为高三教室[h][1][6]、健康中心与教师会办公室。地下一楼作为社团空间,为流行音乐社、摄影社、讲演社、户外探索社、日本文化研究社、音乐游戏社、象棋社等社的社办及仓库。
正谊楼 1976
高四层楼,与庄敬楼同时兴建,1975年南侧教室先启用,西侧于1976年完工。原红楼后侧西边部分改建。现为高二教室[i]与128教室。1977年起,地下一楼为合作社,包含第一卖场、第二卖场[j][4]、办公室、文具部、影印部。然而合作社因热食部及早餐部委外经营,且地下室不得使用明火等因素导致难以与之竞争,决议于113年7月31日清算并解散。[7][8]
科学馆 1975
高四层楼。科学馆,馆前的林荫道是学生练习排球的地方。
高四层楼。科学馆,馆前的林荫道是学生练习排球的地方。

科学馆二楼的化学实验室。
科学馆二楼的化学实验室。
日治时原址为“风雨操场”。于2007年7月~12月间进行外墙整修工程,目前外观为类似红楼之砖红色。
  • 地下一楼:社团空间(生研社、红楼诗社、杂耍社)[k]、储藏间。
  • 一楼:浩然数学电脑教室、地科教室、视听教室、设备组、特教组、费曼研讨室。
  • 二楼:化学科实验室、准备室、视听教室、教师研究室、药品室、废液室、暗房[l]
  • 三楼:物理科实验室、准备室、视听教室、教师研究室、仪器室。
  • 四楼:生物科实验室、准备室、视听教室、教师研究室、师生研究室。
教学资源大楼 1994
建中教学资源大楼
建中教学资源大楼

乐阅馆一楼大厅与书墙。
乐阅馆一楼大厅与书墙。
高五层楼。时称“新红楼”。日治时原址为手工室与仓库。战后为蒸饭间与“道南楼”,“道南楼”为侨生宿舍。2018年图书馆整修完成后,经全校师生重新命名为乐阅馆。
  • 地下一楼:设计为停车场,目前作为储藏空间使用。
  • 一楼:为图书馆、博学讲堂。[m]
  • 二楼:为图书馆、团体视听室及机器人研究校队暨社团办公室。
  • 三楼:为电脑教室及远距电脑教室。
  • 四楼:为网管中心及档案室。
  • 五楼:礼堂,设有舞台一个,投影幕三个。重要活动如红楼文艺营等皆会使用此场地。
自强楼 1981
自泉州街侧门拍摄
自泉州街侧门拍摄

高四层楼。目前为高一119-127教室,二楼有一年级教师办公室。地下一楼为班联会行政部门办公室,以及社团空间(模动社、天文社、漫研社、英研社、话剧社、资讯社)。[n]因为新闻报导,故建中学生常戏称“危楼”。921大地震后可见明显裂痕,经评估后加了钢架以巩固结构,2015年进行耐震补强工程,但好像没什么用。
自强楼旁空地 2016改建为棒球场 原校长宿舍所在地。2002年,校长宿舍因331大地震而严重毁损后遭拆除。由于安全顾虑,校方仅开放此处供传接棒球使用,但常有学生违反规定在此打棒球。

2016年冬改建为红土棒球场,有铁丝网围绕。

2021年冬进行整建与扩大规模。

排球场 待考
一共两个标准排球场。每学年学校也会举办班际排球比赛。不过因为靠近树荫大道,时常发生球打到树上去的状况,并造就建中排球特殊非正式规则──Touch tree。

与篮球场在2021年10月整修完成。此次整修除了更换原老旧的设施,另于篮排球场间增添教学墙及各球场与操场间拦网。除教学墙辅助教学之用外,亦能分隔各场地,避免意外发生。

篮球场 待考
整修完的篮球场
整修完的篮球场

一共四个标准场地,15个篮框。是建中学生日常运动的场所。

与排球场在2021年10月整修完成。

网球场 待考
建中网球场
建中网球场

建中网球场
建中网球场
位于自强楼东侧,被铁丝网围起。日治时期原为游泳池。

于2022年10月左右整修完毕,现为网球队与网球社共同使用。

操场 -
后方为网球场
后方为网球场
建中操场原本只是一片黄土,早年学生们自称旧操场为“沙漠”,进而自称建中生为“驼客”[9][6]。1975年夏季开始翻修操场,埋设排水管,铺设三百米红砖粉跑道的田径场,场内地面铺满白沙,并安装足球与橄榄球共用的球门,于1975年12月6日建中三十年校庆期间正式启用。李大祥校长任内,约于1987年起在操场内种植草皮。
树荫大道 待考
自强楼前打扫的学生
自强楼前打扫的学生
共有两个。一个位于明道楼前,过去乐旗队之旗队常在此练习;另一个位于科学馆与自强楼前,东侧有椰树与黑板树,西侧为榕树,并设有石板凳。
格物楼 1967
建中格物楼
建中格物楼
原日治时期第一部第一学寮所在。位于篮球场及学生活动中心旁,今为艺能科教室所在,因为走廊有着三角星形的造型,被昵称为“奔驰楼”,那些三角星形并非装饰,而是走廊外墙结构支撑作用。
  • 地下一楼:社团空间(民吉社、爵音社、另音社、热音社、足球社、美食社)[o]
  • 一、二楼:家政教室及生科教室。
  • 三楼:美术教室与艺能科教师办公室。
  • 四楼:为音乐教室及合唱团练习室。
学生活动中心 1982
从操场拍摄
从操场拍摄

于社团活动时间从四楼座位区朝下拍摄
于社团活动时间从四楼座位区朝下拍摄

于二楼社团空间朝下拍摄
于二楼社团空间朝下拍摄

高五层楼。原址为日治时期之木造学生宿舍(第一部第二学寮),战后称“句践楼”,又称“木楼”。

  • 地下一楼:第一桌球室(有桌球与台球台)。
  • 一楼(游泳池挑高):游泳池与体育组、乐旗队打击室、(供体育班使用的)健身器材。
  • 二楼:第二桌球室、社团空间(国乐社、航空社、技击社)。
  • 三楼(挑高):大礼堂(兼室内篮球场、羽球场、排球场)、社团空间(乐旗队、管弦乐社、剑道社)[p]。新生训练于大礼堂举办。
  • 四楼:大礼堂座位区(跨四五楼高度)与社团空间(科研社、物研社、口琴社、古吉社、美术社)。
  • 五楼:社团空间(康辅社、慈幼社)[q]
明道楼 1965
从操场拍摄
从操场拍摄

从排球场拍摄
从排球场拍摄
建中除红楼高三层楼。现作为高一101-118班教室,二楼有一年级教师办公室。该建筑位于原武道馆前,落成之初为夜补校之教室,当时上方并书有“正谊明道,格物致知”八字[1]。电影《艋舺》曾在此取景。
明道楼后空地 -

原有木造的“武道馆”。曾为棒球社练习之空地,唯一开放供学生练习棒球的地方。但在新大楼预定地把原有的停车场覆盖并动工后,此地变成为停车场而禁止练习棒球。

(现今棒球场位于自强楼南侧)

梦红楼 2011
建中梦红楼
建中梦红楼


原名教学综合大楼﹑位于资源大楼旁,耗资六亿余新台币建成[10][r],为目前校区最新的建筑物。大楼外观采用红色与灰色元素。据“梦红楼落成记事”碑记载,外观系“呼应红楼古朴之风,具现代红楼之意象”。名称由建中师生、校友、家长共同命名,并于2010年12月14日校庆时公布之。该建筑于2011年12月26日竣工,但需等到2013年4月3日才正式启用。其中地下一楼设置的社团办公室区域,则至2014年4月18日方开放社团使用。该大楼为一栋地上七层、地下三层的建筑物,名称取材自《红楼梦》,并呼应该校原有建筑红楼[10]
  • 地下一楼:社团空间(共有九个社团办公室,由二十余社团共用之)[s]
  • 一楼:梦红楼艺廊、资源教室。
  • 二、三楼:展演厅(跨二三楼)可容纳500多人的的大型展演厅,合唱团每年于此进行音乐表演,每年高二班际合唱比赛亦在此举行。国文专科教室、英文专科教室。
  • 四楼:国际会议厅、数学专科教室。
  • 五~七楼:社会科专科教室。

校舍更新计划[11]

建中校舍新旧杂陈、空地零碎;眷属宿舍老旧,有碍市容观瞻。过去 4 年已收回 27 间宿舍,并完成整修正谊、庄敬、致知、图书馆、自强、活动中心等大楼和操场,使校园 焕然一新。未来 4 年,将启动校舍更新计划,其顺序如下:

科学教育大楼

  • 拆除明道楼(1961 年建,目前有 19 间教室)
    • 以逐年减 1 班推算,3 年后[t]全校 82 班,正谊、致知与自强楼共有 76 间教室,
      各年级体育班和科学班调整至梦红楼上课,明道楼即有拆除可能。
  • 原明道楼原址加上西侧停车场,新建科学教育大楼
    • 设新式自然科实验室、器材室、研究室,并含 32-40 间普通教室(做为未来高一教室)。
      (政策需要时,可成为台北市科学教育中心,专责办理学科能力竞赛等)

社团活动大楼

  • 拆除科学馆(1975 年建)、自强楼(1981 年建)与第 3 宿舍、校长宿舍[u]
  • 改建为社团活动大楼,设餐厅、社团活动教室与展演厅。

艺能大楼

  • 拆除格物楼(1967 年建)与学生活动中心(1984 年建),
  • 改建为艺能大楼,整合艺能学科教学空间,并使毕业典礼能在室内举行。

其他

  • 拆除第 1 宿舍(校门东侧)与第 4 宿舍(学生活动中心后方), 作为绿地景观与休闲之用。

参见

注释

  1. ^ 退休教师联谊会
  2. ^ 建青社与天文社共用一间,行义童军团、桥艺社、军武社、围棋社共用一间。
  3. ^ 梦红楼兴建完成后,户外探索社(原行义童军团)迁往致知楼地下社团空间,天文社迁至自强楼地下,其余社团则迁往梦红楼地下一楼。
  4. ^ 热食部与早餐部已关闭
  5. ^ 关于其建筑风格与详细沿革,请参看:建国中学红楼
  6. ^ 原教师会办公室于2017年迁往致知楼2楼。
  7. ^ 原红楼艺廊于梦红楼兴建完成后迁往梦红楼1楼
  8. ^ 国防部援款兴建之大楼,为诚正楼抑或致知楼,仍待查证。
  9. ^ 使用历史请参见致知楼
  10. ^ 因理发部黄阿姨届龄退休,理发部营业至2021年2月6日,与第二卖场合并
  11. ^ 红楼诗社与杂耍社共用社办
  12. ^ 2006年拆除
  13. ^ 原文康室,于97学年度整修为阶梯教室
  14. ^
    • 天文社与模动社共用社办
    • 话剧社与资讯社共用社办
    • 漫研社与英研社共用社办
  15. ^ 足球社与美食社共用社办
  16. ^ 位于礼堂舞台后方
  17. ^ 慈幼社已解散,该社团办公室目前为废弃状态
  18. ^ 实际数额为新台币陆亿零陆佰零参万参仟壹佰捌拾捌圆整,即606,033,188元,参见梦红楼落成事纪
  19. ^
    • 社办1:建青社、小说创作研究社
    • 社办2:羽球社、军武社
    • 社办3:大传社、口技社
    • 社办4:棒球社、无人载具社、棒球社、英文辩社论
    • 社办5:魔术方块社、数学研究社、桥艺社、投资理财社
    • 社办6:班联会
    • 社办7:桌游社、国际纸牌社
    • 社办8:魔术社、围棋社
    • 社办9:电子计算机研习社、排球社、物理辩论社
  20. ^ 该文件于108学年出版,此处指涉之3年后应为2022年9月后
  21. ^ 第三宿舍与校长宿舍目前已拆除,计划并入棒球场与网球场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张英睿. 建中建築研究. 建中青年. 1983, (79): 65–69. 
  2. ^ 1970毕业纪念册[失效链接]
  3. ^ 简信雄. 紅樓點滴,師友動態 (PDF). 建中校友 (台北市建国中学校友会). 2010-12-01, (39) [2015-10-04]. [永久失效链接]
  4. ^ 4.0 4.1 4.2 熱食部、早餐部、理髮部暫時歇業公告. 建中合作社.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5. ^ 回母校演講 賴清德:建中應拆除蔣公銅像. 三立新闻网.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6.0 6.1 建中校園影像地圖.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7. ^ 中央通讯社. 建中合作社苦撐5年宣布熄燈 師生掃貨、熱食部委外經營 | 生活. 中央社 CNA. 2024-03-18 [202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4) (中文(台湾)). 
  8. ^ Storm.mg. 熱食委外成最後稻草!建中合作社「年虧150萬」苦撐5年 6月底將熄燈-風傳媒. www.storm.mg. 2024-03-19 [202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0) (中文(台湾)). 
  9. ^ 吕圣博. 【呂聖博醫師專欄】建中第一 (一). Dallas Chinese News.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0. ^ 10.0 10.1 张益勤. 建中「夢紅樓」啟用 與百年紅樓相呼應. 国立教育广播电台. 2013-04-03 [2015-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1. ^ 此段落资料参考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108 学年度市立高级中等学校校长遴选学校经营计划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