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巾
祭巾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采用过的一种中国式样的宗教冠帽。[1]
简介
1613年,龙华民派金尼阁(N.Trigaut,1577年—1628年)启程赴罗马。1614年,金尼阁到达罗马,向即将离任的耶稣会总会长克劳迪奥·阿奎维瓦(C.Aquaviva)呈上“五十《建议》”(Fifty Postulata),包括:(1)设中华传教区,与日本传教区分开;(2)准许翻译经典,司铎采用中文举行圣祭、圣事、日课;(3)准许中国人在礼仪中戴冠(祭巾)。金尼阁还征询了白敏(R.Bellarmine)枢机的意见,白敏过去是利玛窦的老师,他认为用拉丁文之外的语言举行礼仪是可能的,而且有先例,但他认为只能用高雅而非粗鄙的语言举行礼仪。[1]
1615年1月15日,圣部会议(教宗保禄五世在场)特准在中国的耶稣会士用高雅的中文翻译圣经、举行弥撒、日课祈祷,并且可以在礼仪中戴冠(祭巾)。1615年3月26日,圣部会议(教宗保禄五世仍在场),由白敏主持,为解决上次会议中未决事项,决定:(1)所有在华传教士可以在礼仪中戴冠(祭巾);(2)准许在华传教士用中文举行弥撒、日课、全部圣事及圣仪,但须符合罗马礼规,并且须获得主教同意。[1]
1622年,教宗额我略十三世颁布《神妙莫测》宪章,设立传信部,指示传教事务。1628年,金尼阁去世,因中文用语存在争议,圣经的中文翻译工作未开始。1629年,艾儒略(P.Aleni,S.J,1582年—1649年)编写《弥撒祭义》(小本弥撒手册),这是首本用中文说明弥撒礼仪的图书。该书第一部分说明了新约和旧约中的祭祀概念、圣堂建筑与祭坛、教会圣统制、祭衣、弥撒礼仪、弥撒圣祭之效果、辅祭方式;第二部分说明了弥撒的主要组成部分。该书也说明了“祭巾”的象征意义。[1]
1924年5月15日,在中国上海召开第一届天主教全国主教公会议(Primum Concilium Sinense)(简称“上海会议”),首任教廷驻中国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任会议主席,会议的总结文告《PRIMUM CONCILIUM SINENSE ANNO 1924 ACTA- DECRETA ET NORMAE -VOTA,etc》(天主教全国主教公会议法令与规章汇编)公布了法则861条,其中终结了祭巾和中文弥撒,以使中国天主教会与普世拉丁教会看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