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舌匹菊
短舌匹菊 | |
---|---|
《科勒药用植物》(1897), Chrysanthemum parthenium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属: | 菊蒿属 Tanacetum |
种: | 短舌匹菊 T. parthenium
|
二名法 | |
Tanacetum parthenium (L.) Smith
| |
异名 | |
Feverfew |
短舌匹菊(学名:Tanacetum parthenium)是菊科菊蒿属的植物。原生长于欧亚大陆,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及高加索,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在中国、北美洲、智利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50厘米,有短的直根。
茎直立,自基部或上部分枝,有较多的叶。茎生叶花期枯萎。
中上部茎叶卵形,长5-7厘米,宽4-4.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全裂,侧裂片3-4对,椭圆形或卵形;二回为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裂片边缘或顶端有粗钝锯齿。花序下部叶小,羽状分裂。全部茎叶有柄,基生叶柄长达10厘米,中部茎叶的柄长0.5-1.5厘米。叶两面黄绿色,沿脉有极稀疏的短柔毛或无毛。
头状花序多数(约25个)在茎枝顶端排成复伞房花序,花梗长2-3.5厘米。总苞直径6-9毫米。总苞片3-4层;外层披针形,长1毫米,几无膜质狭边;中内层长椭圆形或倒长披针形,长2.5-3毫米,边缘白色膜质。全部苞片硬草质。
舌状花白色或稍染红色。舌片倒卵状椭圆形,长3-6毫米,宽3毫米,顶端3齿裂。瘦果长约1.2毫米。冠状冠毛长0.2毫米,边缘有不等形浅齿裂。
舌状花瘦果的冠状冠毛常退化。
花果期7-8月。
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菊科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