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蚋堡
大加蚋 | |
表记 | |
---|---|
汉字 |
|
白话字 | Tōa-ka-la̍k |
台语罗马字 | Tuā-ka-la̍k |
别称 | |
汉字 |
|
白话字 | Tōa-ka-la̍h |
台语罗马字 | Tuā-ka-la̍h |
大加蚋,又作大嘉腊、大佳蚋、大佳蜡、大加腊,是台湾北部自清治时期至日治初期台北盆地中心的一个行政区划,其幅员辽阔,包括今台北市市区大部分地区:万华区北半部[1],大同区、中山区大直[2]以外区域、中正区、大安区、松山区、信义区及南港区。
概述
“大嘉腊”、“大佳蜡”、“大加蚋”据传名称来自于平埔族语凯达格兰语中的加蚋鱼(Kala);又传Tagal原指沼泽;陆传杰推想此名是以闽语音译“凯达格兰 Ketagalan”,依当时北部平埔语普遍惯例,Ke-音节省略不译。大加蚋为今台北市万华区新店溪沿岸一带平原,原为平埔族“雷里社”或“龙匣社”生活范围,1727年《雍正台湾舆图》记为“大加腊社”、“雷里社”、“了阿社”等。1709年垦号陈赖章请准开垦大嘉腊草地,三十年内已成汉人聚落,设为“大嘉腊保”。[3]:54-59,84-93推定1820年代绘制的《台湾里堡图》记为“大加腊保”。[4]而后更以大加蚋一词作为堡名,称“大加蚋堡”。
随着大加蚋成为堡名,其所指范围日渐增大。清道光年间已辖有艋舺街、三板桥庄、古亭村、大湾庄、林口庄、上陂头庄、锡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悠庄、东势庄、新庄仔庄、圭母卒庄、大隆同街等聚落。
日治时期1920年废大加蚋堡。将大稻埕、台北城划归台北市,松山及南港并入七星郡,大加蚋之名遂淡出记忆。
清同治年间管辖街庄
1871年(同治十年),大加腊堡共辖16个庄,包括艋舺下嵌庄、三板桥庄、古亭庄、大湾庄、林口庄、上陂头庄、锡口街、新南庄、南港仔街、搭搭攸庄、东势庄、新庄仔庄、奎府聚庄、大隆同庄、社仔庄及溪洲底庄[5]。
日治前期管辖街庄
1920年(大正九年),废除堡里及旧制街庄前,大加蚋堡共辖台北城内、艋舺、大稻埕(即俗称的台北三市街)及另外37个街庄[6]:
- 今中正区境内:台北城内、崁顶庄、龙匣口庄、古亭村庄、林口庄、三板桥庄
- 今万华区境内:艋舺、下崁庄
- 今大同区境内:大稻埕、大龙峒街、番仔沟庄
- 今中山区境内:山仔脚庄、牛埔庄、新庄仔庄(西)、中庄仔庄、下埤头庄、朱厝仑庄、上埤头庄
- 今大安区境内:大安庄、顶内埔庄、下内埔庄、六张犁庄
- 今松山区境内:锡口街、里族庄、东势庄、上塔悠庄、下塔悠庄、中仑庄
- 今信义区境内:兴雅庄、三张犁庄、五分埔庄、中陂庄
- 今南港区境内:三重埔庄、新庄仔庄(东)、后山陂庄、后山庄、四份仔庄、南港旧庄、南港大坑庄、山猪窟庄
今士林区及内湖区亦有小部分大加蚋辖区,乃因战后台北市将番仔沟旧水道以北划归台北县士林镇(今士林区社子岛连接处),以及1994年因基隆河第二次截弯取直调整区界后,松山区下塔悠大部分被划入中山区(称大直重划区),旧里族东部被划入内湖区(旧宗路商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