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犬鳄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犬鳄龙属
化石时期:260.4–253.8 Ma
二叠纪南非P. delaharpeae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合弓纲 Synapsida
演化支 兽孔类 Therapsida
演化支 犬齿兽类 Cynodontia
科: 原犬鳄龙科 Procynosuchidae
属: 原犬鳄龙属 Procynosuchus
Broom, 1938
  • P. delahareae
  • P. rubidgei
异名
  • Cyrbasiodon
    Broom, 1931
  • 副三尖叉齿兽 Parathrinaxodon Parrington, 1936

原犬鳄龙(属名:Procynosuchus)在希腊文里意为“之前的鳄鱼”,是种犬齿兽亚目动物,犬齿兽亚目是哺乳类的祖先。原犬鳄龙属于犬齿兽亚目原犬鳄龙科,该科是最早的犬齿兽类之一。原犬鳄龙生存于晚二叠纪。目前已在德国赞比亚南非等地发现化石[1]。原犬鳄龙的身长约60公分。

古生物学

原犬鳄龙的骨架模型,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

原犬鳄龙是种早期犬齿兽类,具有许多原始特征,但已发展出许多不同于早期兽孔类的衍化特征。原犬鳄龙的脊椎关节突(Zygapophyses)宽,允许它们脊椎做出灵活的侧向运动,因此被推测是半水生动物;而大多数犬齿兽类是陆地动物,例如犬颌兽。原犬鳄龙可能借由扭动脊椎的前部与后端来游泳,游泳方式类似现代鳄鱼。与其他犬齿兽类相比,原犬鳄龙的尾巴相当长。尾椎脉弓(Haemal arch)长,因此它们的尾巴上下宽、侧向较窄,它们可能借由左右摆动尾巴而在水中前进。它们的脚掌形状平坦,这也可能是半水生生活的演化特征,用脚掌作为桨而推动前进。根据股骨的突起部形状,显示它们生前有强壮的腿部屈肌。当它们在水中游泳时,强壮腿部屈肌可将大腿、小腿后缩,使水中游泳更为方便[2]

命名争议

在1937年,南非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布鲁姆(Robert Broom)叙述、命名原犬鳄龙属。在命名的前几年,布鲁姆命名了Cyrbasiodon;另一古生物学家命名了Parathrinaxodon。在目前分类法里,这两属都是原犬鳄龙的异名。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这两个学名的命名时间早于原犬鳄龙,理论上应具有优先权。但自从建立学名后,很少研究论文引用这两个名称,而原犬鳄龙较常被使用。在2009年的国际动物命名会议,某些科学家提议,原犬鳄龙成为保留名称(Nnomen conservandum),而Cyrbasiodon副三尖叉齿兽 Parathrinaxodon)改为废止学名(Nomina rejecta)[3]。在隔年的会议里,正式将原犬鳄龙改为保留名称,具有使用上的有效性 [4]

参考资料

  1. ^ T. S. Kemp: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am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198507607
  2. ^ Kemp, T.S. The primitive cynodont Procynosuchu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ostcranial skeleton (PDF).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1980, 288 (1027): 217–258 [2012-04-05]. Bibcode:1980RSPTB.288..217K. doi:10.1098/rstb.1980.00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3. ^ Kammerer, C.F.; and Abdala, F. Procynosuchus Broom, 1937 (Therapsida, Cynodontia): proposed precedence over Cyrbasiodon Broom, 1931 and Parathrinaxodon Parrington, 1936. Bulletin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2009, 66 (4): 64–69 [2012-04-05]. ISSN 0007-51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4. ^ ICZN. OPINION 2264 (Case 3431) Procynosuchus Broom, 1937 (Therapsida, Cynodontia): generic name conserved. Bulletin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2010, 37 (4): 348–349 [201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