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吊子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牙吊子期作为古琴曲最早记载是在明代的《西麓堂琴统》中。在之后的嘉靖十八年朱厚爝辑录的《风宣玄品》也有关于该琴曲和琴歌的记载。

题解

先秦时代伯牙子期的故事,《西麓堂琴统》载“俞端夜遇钟期于清江岸侧,结友而去。后十年访之,已物故矣。遂作此操以写其哀思云。”[1]琴曲的作者借用其题材,表达对知音好友的悼念之情。

琴歌歌词

《西麓堂琴统》

  1. 昔年倚棹淸江头,与君邂逅情绸缪,岂料而今到江上,不见知音空自愁,伤心复伤心,江汉为我生愁阴,含情不忍委垒墓,酹酒淋漓空满斟。
  2. 别来各处天一方,淸江月夜情难忘,重来访君君物故,令人郁抑心徬徨,子期子期子期兮,听我琴中也睨睨语调高,曲怨声呼号,只为思君泪如雨。
  3. 思君苦兮情如痴,琴声切切相凄其,相凄其,心转悲,举世知音更有谁,知音更有谁。

《风宣玄品》

长记去年春,江上相逢君。今日到江濵,不见知音空见坟。伤心伤心复伤心,伤心不忍泪如倾,江汉为我生愁云,一杯绿蚁奠芳草。泉下悠悠闻不闻。从此少知音。叹人生再会难。

参考文献

  1. ^ 西麓堂琴统 汪芝嘉靖四年
  • 《中国琴歌发展史》薄克礼著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