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亚历山大丝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历山大丝鲹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鲹科 Carangidae
属: 丝鲹属 Alectis
种:
亚历山大丝鲹 A. alexandrina
二名法
Alectis alexandrina
异名
  • Gallus alexandrinus,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17
  • Blepharis alexandrinus,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17
  • Caranx alexandrinus,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17
  • Scyris alexandrina,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17
  • Scyris alexandrinus,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17
  • Vomer alexandrinus, Geoffroy Saint-Hilaire, 1817
  • Hynnis goreensis, Cuvier, 1833
  • Caranx goreensis, Cuvier, 1833
  • Selene goreensis, Cuvier, 1833

亚历山大丝鲹,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的其中一,为亚热带海水鱼。

分布

本鱼分布于东大西洋区,从摩洛哥外海至安哥拉海域,包括地中海南部,栖息深度可达70米。

分类及命名

该物种具有复杂的命名历史,基于两种科学描述。第一个描述是法国博物学家艾蒂安·若弗鲁瓦·圣伊莱尔于1817年制作的,其中使用通用名称Gallus命名为Gallus alexandrinus[1],这是由拉塞佩德创造的属名Gallus,之后该物种又被归类在6种不同的属。第二个描述是Georges Cuvier于1833年以Gallichthys aegyptiacu命名。最后被命名为''Alectis alexandrina[2]

特征

本鱼体略呈菱形而侧扁,额头突出,头部靠近眼睛处略凹,和丝鲹相比,本鱼背部及腹部轮廓更弯曲,体色通常为银色,带有蓝色及绿色反射,鱼鳍为淡银绿色至透明,幼鱼则带有2条暗带,幼鱼时鳍背鳍及臀鳍软条呈丝状延伸,背鳍硬棘8枚,背鳍软条20-22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8-20枚,体长可达1米,体重可达3.2公斤。

生态

亚历山大丝鲹成鱼独居性,栖息在沿岸底部水域,以乌贼和其他鱼类为食,幼鱼为大洋性,偶尔会进入半咸水域,生活习性不明,可做为食用鱼及游钓鱼。

参考文献

  1. ^ Hosese, D.F.; Bray, D.J.; Paxton, J.R.; Alen, G.R. Zoological Catalogue of Australia Vol. 35 (2) Fishes. Sydney: CSIRO. 2007: 1150. ISBN 978-0-643-09334-8. 
  2.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3). Alectis alexandrina. FishBase. Version 2013-02.

扩展阅读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信息:亚历山大丝鲹